233网校 教师资格证

2021上半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已更新)

来源:233网校 2021-04-21 11:25:53 字号

2021上半年教资面试真题及答案汇总>>】【在线真题库>>

2021上半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已结束,233网校更新了本次考试真题及答案,供各位考生参考!

微信扫描二维码立即获取中小学教资面试真题

高中音乐教资面试真题

1题目:溶解度

2.内容:

人们常用溶解度(solubility)来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 g溶剂( 通常溶剂为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表6-8 20℃时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表6-8.png

根据常温下(20℃)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物等。

表6-9.png

3基本要求:

(1)说明理解溶解度的概念要注意的事项。

(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试讲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4)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

(5)试讲时间10分钟。

参考解析:

一:课堂导入

教师提问:不同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如碳酸钙难溶于水,而氯化钠、硝酸钾易溶于水,这说明氯化钠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碳酸钙的强。那么如何比较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能力的大小?

二:新课教学

1固体溶解度

教师提问:固定某些外界条件,在以下情况时是否能比较出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能力的大小呢?

(1)10℃和40℃下向等量的溶剂中各加入一药匙氯化钠和硝酸钾;

(2)相同温度下,向不同量的溶剂中各加入一药匙氯化钠和硝酸钾;

(3)相同温度下,向30克水中各加入一药匙氯化钠和硝酸钾。

学生回答:

①不能比较,因为温度不同,固体的溶解能力可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②不能比较,因为溶剂的质量不同,能够溶解的溶质质量不相同;

③不能比较,因为固体的溶解能力不同,溶液未达到饱和状态无法判断。

教师总结:要比较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必须同时满足条件: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时,比较溶解的溶质质量。

教师提问:假设溶剂的质量是100 g,如何定义溶解度。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称为固体的溶解度。

教师提问:由此可知溶解度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单位是“克”。

教师提问:从“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这句话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

①在20℃时,100克的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 g;

②在20℃时,100克的水中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 g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③在20℃时,要溶解36 g氯化钠晶体,至少需要水的质量是100克。

[多媒体展示]

表6-8.png

教师提问:从表格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

①在该温度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蔗糖的溶解度很大;

②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2:溶解度与溶解性

教师引导: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不同。根据溶解度的大小,将物质分为“易溶”、 “微溶”、“难溶”等。

教师提问:“易溶”“微溶”“难溶”等一些词语,具体表示什么意思?请阅读课本“资料卡片”寻找答案。

[多媒体展示]

表6-9.png

[教师补充]通常以20℃时固体的溶解度为标准判断溶解性。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是没有的,习惯上把难溶物质叫做“不溶”物质。

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同一物质的溶解度也会受温度影响,这种变化关系如何进行表示?

学生回答:①通过表格进行列举;②通过描点作图进行表示等。

教师引导: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溶解度曲线进行表示。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通过提问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

作业:课下查找资料说明,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应该如何进行表示?

板书设计:

1.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称为固体的溶解度。

2.溶解度和溶解性


1.题目:九年级《探究燃烧的条件》片段教学

2.内容

探究燃烧的条件1.png

探究燃烧的条件2.png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试讲过程中注意对于学生的引导;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一、问题导入,激发情感

1.播放大火燃烧的视频,并引导学生思考:火是如何产生的?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由此倒入课堂。

二、实验探究,讲授新课

1.课前介绍实验用品: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等,并请学生回顾酒精灯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讲解实验步骤:①用棉花分别熱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②选取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另取乒乓球碎片和碎纸片分开放在铜薄片上,加热铜片的中部。③将蜡烛点燃,用一个小烧杯罩住。

3.交代注意事项:①蘸酒精和水的棉花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不能过长,不然水分容易蒸发。②烧杯罩住蜡烛注意全封闭,不能有缝隙。并引导同学们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4.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根据同学们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

5.实验结束后,教师请各小组代表发言,简述其实验现象:

①蘸有酒精的棉花燃烧,蕉有水的棉花不燃烧。②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面加热的乒乓球碎片和纸片都燃烧,在薄铜片上加热的纸片燃烧,乓球碎片不燃烧。③燃烧的蜡烛一段时间后熄灭。

6.根据实验现象,师生共同总结出实验结论为:①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是可燃物。②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③燃烧需要与氧气持续接触。④燃烧三个条件:氧气、可燃物、着火点。

三、习题拓展,巩固新知

通过习题,带领学生回顾本节所学知识。

四、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对其课堂表现予以肯定,做情感态度的升华。

五、紧扣主题,扩展延伸

布置课后作业,请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同的灭火方式,分别破坏了燃烧的哪些条件?

六、板书设计:

探究燃烧的条件

1.实验步骤:

2.实验结论:

①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是可燃物。

②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③燃烧需要与氧气持续接触。

④燃烧三个条件:氧气、可燃物、着火点。

           

1.题目:九年级《蛋白质》片段教学

2.内容

蛋白质.png

蛋白质2.png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试讲过程中注意对于学生的引导;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一、问题导入,激发情感

1.教师多媒体展示一些食物的图片(鱼、肉类、牛奶等)。并请学生讨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哪几种。由此导入课题。

二、实验探究,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举手说出几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头发、牛奶、鸡蛋等。

师生归纳:蛋白质存在于人体及动物的肌肉、血液、毛发和各种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肉、鱼、牛奶、豆类及豆制品(如豆腐)、虾、酱油等。教师强调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2.教师出示几种蛋白的结构图以及氨基酸的结构图,组织学生对比分析。明确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蛋白质可分解生成氨基酸。生命活动需要的氨基酸有22中,其中8中人体无法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结合婴幼儿奶粉中蛋白质有严格的标准,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摄入蛋白质的重要性。

3.视频播放血红蛋白在吸入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的过程中的作用和煤气中毒的动画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学生明确血红蛋白运氧的重要作用;煤气中毒的原因是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远低于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致使无法生成氧合血红蛋白致使人缺氧危及生命。

4.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取两支盛有鸡蛋清的试管,分别加入蒸馏水及饱和硫酸钠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向加过饱和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记录现象。学生观察到:加入硫酸钠饱和溶液后,有固体析出,再加水,沉淀溶解。教师讲授蛋白质遇盐溶液会盐析,盐析是物理变化,可逆。

5.教师指导学生继续实验。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mL鸡蛋清溶液,将其中一支试管的鸡蛋清溶液加热,向另一-支试管的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乙酸铅溶液,在第3支试管的鸡蛋清溶液中加几滴浓硝酸,微热,观察各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发现,三个试管中均出现固体,且不会再次溶解。明确加热、加重金属盐、加浓硝酸都会使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即蛋白质变性。教师讲述甲醛、乙醇等也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可用来制作动物标本。

6.教师提问。为何人中毒时,可以服用大量牛奶或豆浆进行急救?有人用甲醛水溶液来浸泡水产品出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7教师提问:如何鉴别鉴别棉线、毛线和化纤?指导学生取样,点燃后观察现象。学生观察到:棉线燃烧后,没有气味,产生灰烬松脆。羊毛线燃烧后,产生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产生的灰烬松脆;化纤燃烧后,没有气味,燃烧剩余物产生熔球现象,较硬。教师强调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

8.师生总结蛋白质三个特性:盐析、变性和灼烧有烧焦羽毛味。

三、习题拓展,巩固新知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习题,将学生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深化。

四、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由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肯定,并做情感态度的升华。

五、紧扣主题,扩展延伸

请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了解哪些食物中具有丰富的蛋白质。

板书设计:

蛋白质

1.食物中的蛋白质:肉、鱼、牛奶、豆类及豆制品(如豆腐)、虾、酱油等。

2.蛋白质的组成:由氨基酸组成。氨基酸有22种,其中8种人体无法合成。

3.蛋白质的特性:盐析、变性和灼烧有烧焦羽毛味。

           

1.题目:九年级《中和反应》片段教学

2.内容:

中和反应.png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试讲过程中注意对于学生的引导;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一、问题导入,激发情感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已经学习过了酸和碱,并提出问题:酸与碱都什么化学性质,有没有什么共同的性质?引导学生回答。

2.学生通过回忆回答上述问题,进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酸与碱的性质,教师接着提问: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吗?如果能发生反应,发生反应的类型是什么?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主题。.

二、实验探究,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实验仪器,提问学生各实验仪器的用途及注意事项,并讲解其注意事项。出示实验试剂,讲解今天所用到的实验试剂,并讲解其使用的注意事项。

2.教师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的酚酞溶液,插入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再向溶液滴加盐酸至无色,提问学生:溶液中的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

溶液中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2.教师肯定学生得出的结果,并进行总结,接着取上述实验所得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1滴氢氧化钠,提问学生颜色有什么变化?并同桌之间讨论这说明了什么?

3.教师用玻璃棒蘸取实验第一步所得的溶液,加热至蒸干,提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并小组之间讨论这说明了什么?

4.教师展示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原理: HCI+NaOH=NaCI+H2O。教师同时提出问题:这里换成其他的酸和碱,能否写出其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上找相同点,并归纳出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并引导学生写出酸碱中和反应的通式:酸+ 碱=盐+水.

6.教师播放酸与碱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学生得出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学生试着把其他中和反应按着种方式写出来,然后教师归纳:所有酸与碱的反应都可以这样写。

7,教师提出问题:中和反应在实际运用中有什么应用呢?通过实际举例,师生共同总结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农业上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工业上处理工厂的废水;生活中用于医疗等。

三、习题拓展,巩固新知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习题,将学生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深化。

四、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由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肯定,

五、紧扣主题,扩展延伸同教照

请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了 解生活、生产中还用那些方面利用了中和反应的原理,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与生活额能力。

板书设计:

中和反应

1.HCI+NaOH=NaCI+H2O

2.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3.酸+碱= =盐+水

4.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题目:九年级《水的净化》片段教学

2.内容:

水的净化.png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试讲过程中注意对于学生的引导;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一、问题导入,激发情感

1.教师展示黄壁庄水库的图片,提出问题: 1.水库中的水含有哪些杂质,能否直接引用呢? 2.怎样将水库中的水变成可以饮用的水?学生小组之间,展开自由讨论,水中有杂质,不能直接饮用,必须净化处理后,方可饮用。接着,引出本节课课题-水的净化

二、实验探究,讲授新课

1.教师展示一杯纯水和一杯泥水,学生直观了解不溶性杂质使泥水呈浑浊。学生自学水的物理性质,总结出:纯净的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的透明液体;标准状态下,水的沸点为100°C,水的凝固点为0°C; 4°C时的水密度最大为1.0g/mL,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分析将泥水净化的过程,学生初步知道先除不溶物,再除可溶物。

2.教师展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师生共同分析明确:沉降和过滤是为了除去不溶性物质;吸附是为了除去可溶性物质或者部分微小的不溶性物质;消毒是为了杀灭病毒、细菌微生物。

3.教师逐步讲解各个重要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首先是沉降,可使较大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下来。为加快沉降速度,可以加入絮凝剂,比如明矾。.

4.教师讲解过滤步骤,及演示滤纸的叠法,并进行北小的过滤。

5.学生观察,明确过滤操作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壁,且无气泡。工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里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靠紧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一端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学生对比过滤前后的泥水及滤纸上的残留物,理解过滤是化学实验中极为重要的操作,常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

6.教师讲解吸附操作。利用块状活性炭对过滤后的液体进行吸附,学生通过观察到吸附后的泥水颜色变浅,且原本轻微的臭味消失,总结出:吸附可以除去有色或有味的物质。教师强调吸附是物理变化。常用活性炭等有吸附作用的固体。

三、习题拓展,巩固新知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习题,将学生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深化。

四、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由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肯定,并做情感态度的升华。

五、紧扣主题,扩展延伸

请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了解工业上常用的吸附剂都有哪些。

六、板书设计:

水的净化

1.沉降:大颗粒沉淀(除不溶性物质)

2.过滤:固液分离(除不溶性物质)

3.吸附:吸附有色或有味物质(除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

           

1.题目:九年级《化学式》片段教学

2.内容:

化学式.png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试讲过程中注意对于学生的引导;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一、问题导入,激发情感

1.教师展示碳、氢、氧三个元素符号,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常见的一些物质,如二氧化碳、水等这些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怎么来表示,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

二、深入探究,讲授新课

1.教师给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并进行提问,组合而成的这些符号有什么共同点?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进行总结:由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而成的化学符号叫做化学式,得出化学式的定义。并进行补充,纯净物的组成固定,所以纯净物的化学式只有一个,混合物的组成是不固定的,所以混合物没有化学式。

2.教师展示化学式H2O的意义,学生同桌同桌之间思考并讨论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学生分享后教师进行总结:化学式可以分为宏观与微观上的意义,宏观上可以表示一种物质,也可以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上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也可以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有哪些原子构成。教师列举化学式CO2,学生进行化学式含义的练习。

3.在掌握了化学式的意义后,教师展示H20、CO2、2CO等化学式。教师进行提问:那上述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都代表着什么意义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谈论分析,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分子的个数,化学式中原子右下角的数字代表该物质一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4.教师带领学生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如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氧气、铁、碳等,教师提问:通过这些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是否可以总结出相关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律?学生小组之间讨论并回答。

5.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加以鼓励性的评价,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关于单质,金属单质与稀有气体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的化学式;固态非金属也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但是不绝对,有部分特例;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加“2”;

6.教师写出常见的单质的化学式,学生试着读出化学式的名称。教师进行点拨,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直接读元素名称,气态非金属单质读“元素名称+气”,如氧气、氮气等。

7.单质读写掌握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化合物的写法与读法。教师带领学生总结:针对于氧化物,在书写时,氧元素写在后面,另一种元素写在前面,如化学式组成中含有数字,读的时候带上数字,读成“氧化某或几氧化几某”,如Cuo读成“氧化铜”,P2O5读成“五氧化二磷”,针对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金属元素写在前面,非金属元素写在后面,读的时候从右往左读,读成“某化某”,如NaCI应读成“氯化钠”。

三、习题拓展,巩固新知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习题,将学生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深化。

四、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由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肯定,并做情感态度的升华。

五、紧扣主题,扩展延伸

请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

六、板书设计:

化学式

1.含义:元素符号和数字组成的式子。

2.意义

           

1.题目:九年级《原子中的电子》片段教学

2.内容

原子中的电子.png

3.基本要求:

(1) 试讲约10分钟;

(2)试讲过程中注意对于学生的引导;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一、视频导入,激发情感

1.播放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视频,向同学们讲述原子弹的威力,举例将原子和乒乓球相比,就好像一个乒乓球和地球相比,提出问题:原子这么小,那为什么原子弹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让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原子的结构。

二、实验探究,讲授新课

1.教师讲述原子构成的化学史,展示原子结构示意图,提问学生通过图片总结原子的结构,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进行介绍原子内部结构:原子核、电子、质子的电性、电量及质量,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原子不带电。

3.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问题:原子内部各粒子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带着问题结合几种原子的组成部分的信息表讨论交流并作出回答。

4.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总结(1)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的; (2) 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特殊的氢原子中没有中子;(3)" 原子内部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4)氢原子没有中子数。教师进行补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内的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就等于核内的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的数目。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5.教师提出问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那抛开化学变化原子时候可以再分?学生思考并回答,原子可以再分成原子核与核外电子。

6.学生提出问题,原子的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对所学的原子的构成相关知识提出猜想:电子围绕着中心运动,并且在不同的轨道上进行运动,运动速度也非常...接着教师讲解原子核与原子的相对大小关系。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体育场,那么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的一只蚂蚁,原子核体积更小。

7.教师展示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内部不同区域颜色不同进行讲解:原子含有多个电子时,核外电子在不同区域运动,电子能量低离核近,电子能量高离核远。离核最近的一层为第一层,以此类推第二层,离核最远的也叫最外层。也就是说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次排布的。

8.教师展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介绍各部分,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圆圈内正号表示质子带正电,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数字表示各层电子数。

9.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分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得到结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最少的只有一层。第一层最多有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电子不超过8个电子。第一层排满再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再第三层,以此类推。

10.教师提出问题,除此之外,这些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学生讨论交流,氧、氯、硫、磷等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钠、镁、铝等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小于4,氖、氦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教师介绍这种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的为稳定结构。

三、习题拓展,巩固新知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习题,将学生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深

四、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由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肯定,并做情感态度的升华。

五、紧扣主题,扩展延伸

请学生课下书写常见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1.原子的构成:质子、中子、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3.稳定结构

           

1.题目:九年级《维生素》片段教学

2.内容:

维生素.png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试讲过程中注意对于学生的引导;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一、情景导入,激发情感

1.教师讲解案例,小明因为有夜盲症,医生建议食补,多吃胡萝卜,教师提问学生为什么多吃胡萝卜能缓解夜盲症?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明确胡萝卜中含有维生素A,能提升视力,师生共同总结维生素A可以治疗夜盲症,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实验探究,讲授新课

1.教师以夜盲症为例,引导学生了解缺乏维生素会造成各种疾病。教师讲解维生素的作用是保证人的正常发育,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人体所需的大部分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蔬菜、水果、鱼肝油、复合维生素含片等富含维生素。

2.教师提问:你们成长过程中有没有听到长辈说过:“多晒太阳长的高”?学生明确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利于骨骼发育。

3.教师提供资料,并提问学生根据材料总结维生素的种类和作用。

4.学生阅读教材和资料,并小组之间讨论,明确不同维生素的作用,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

5.师生共同总结: VA促进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防止视力下降;VB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防止神经炎、消化不良、口腔溃疡等; VC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防止牙龈出血、感冒等; V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防止骨质疏松、骨折等;VE 抗衰老,防止腿抽筋等。

6.教师讲述维生素虽然需求量小,但对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三、习题拓展,巩固新知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习题,将学生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深化。

四、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由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肯定,并做情感态度的升华。

五、紧扣主题,扩展延伸

请学生课下为自己设计一日三餐,要求:健康、合理的保证符合人日常需求,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与生活的能力。.

板书设计:

1.缺维A:夜盲症

2.缺维B:坏血病

3.维D作用:促进骨骼生长和牙齿生长

           

1.题目:九年级《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片段教学

2.内容

高锰酸钾制备氧气.png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试讲过程中注意对于学生的引导;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一、情景导入,激发情感

1.教师播放一条小鱼浮在水面上的视频,提出问题:小鱼怎么了?怎么给小鱼补充氧气?华

2.学生通过回忆回答上述问题,比如培养浮游植物、开启增氧设备、撒增氧剂。接着教师提问实验室如何制氧气?进而引出今天的主题。

二、实验探究,讲授新课

1:教师播放拉瓦锡制备氧气的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实验室制备氧气反应物选择的要素:反应物必须是含氧元素的物质,并且不稳定常温或加热时易分解成氧气,且氧元素在该物质中含量较高。展示高锰酸钾,讲解本节课的任务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

2.教师提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备氧气应该选择什么仪器,该怎么组装?顺序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样的注意事项?并小组之间讨论得到答案。

3.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讨论、设计、组装仪器。教师介绍:组装仪器的顺序是从左到右,从下到上。并演示组装仪器的实验步骤。

4.教师强调,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提问学生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式并演示。

5.装药品,并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并给学生讲解注意事项,如试管口应该放一小团棉花等,引导学生思考其原因,提问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5.教师演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并收集氧气,讲解实验过程中的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实验操作。

6.提问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总结收集氧气的方法为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教师组织学生小组之间讨论气体收集方式及其注意事项。

7.教师结束实验,并向学生强调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倒吸。师生共同总结加热高锰酸钾的实验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8.通过实验现象及结论,引导学生总结出加热高锰酸钾的反

应原理,教师给出正确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押一项+钻酸押+二氧化任+氧气

三、习题拓展,巩固新知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习题,将学生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深化。

四、归纳总结,深入理解上国烹州

由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肯定,并做情感态度的升华。

五、紧扣主题,扩展延伸

请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了解实验室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制备氧气,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六、板书设计:略

           

1.题目: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2.内容:

简单化合物的命名.png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10分钟。

(2)教学过程中要有师生互动、课堂提问。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4)教学中要关注并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

查看答案        
参考解析:

环节一:复习导入

多媒体展示:展示CaO、KMnO4、 Ca(OH)2的化学式。

教师提问:这三个化学式如何读?

学生回答:氧化钙、高锰酸钾、氢氧化钙。

教师引导:遇到一些不熟悉的化学式如何正确命名?化合物的命名原则是什么。

环节二:探究新知

多媒体演示:一些由两种元素组成得化合物。

教师提问:两组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命名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提问:命名有什么不同之处?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不同点:第一组化合物命名都是某化某,第二组都是几某化(几)某,元素的原子个数在该元素之前先读出。

不同的原因是因为第二组化合物都含有变价金属。

教师引导:尝试举例一些含有3个及以上元素的化合物。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小组讨论:三组化合物每组命名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含有SQ42-等一些酸根离子命名一般为某酸某、含有OH-命名一般为氢氧化钠某,含有NH4+如果是和单质组成的化合物就为某化铵,和酸根就为某酸铵。并且含有原子团的化合物,要根据其特征来称呼,不需读出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

环节三:拓展提升

多媒体展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

作业:寻找不会命名的物质。

[板书设计]略

           

面试题库>>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免费刷(各科目)

考后关注>>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成绩查询时间、入口

教师资格证面试如何快速通关?233网校还原面试情景现场,助你一举攻下“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三大内容,实战通关!试听课程>>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233网校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QQ群:570557407学霸集结,互动交流

一键加群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课程 0元畅享 题库 资料包 客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