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网校 中级经济师

2013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专业第三章

来源:233网校 2013-09-30 10:14:00 字号

  第三章 运输投资评估
  第一节 运输投资决策
  一、运输投资
  (一)投资的概念
  投资是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又是一个独特的经济活动过程,是每个社会从它的社会总产品的积累资金和补偿基金中拿出一定的份额从事建立生产和恢复生产,以实现社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扩大再生产的经济活动。投资就是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和形成最低数额流动资金所需要的一次性费用。投资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形式,人类社会要能得到延续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生产和再生产。从再生产的规模看,社会再生产是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也是在扩大规模上的再生产,主要通过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扩大生产能力。采用增加资本的投资,以新建、扩建、改造等形式扩大生产能力,是外延方式扩大再生产,也就是采取投资方式取得生产能力的扩大。内涵方式扩大生产能力是通过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来实现的。投资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再生产首先是通过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来增加劳动资料;其次是增加劳动对象和支付劳动力的费用工资实现的。因此,投资的实质是生产力的再生产,是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进行的。两者是不应该分割的整体,是形成生产力扩大再生产的要素。而固定资产投资具有长期性、固定性、回收期长等特点。投资是通过项目实现的。投资项目是投资的对象和实体,是能形成生产能力的投资对象。投资是以投资项目作为对象,这就有一个投资项目的选择、投资项目的准备、投资项目的评价、投资项目谈判、投资项目实施、投资项目投产、投资项目投产后的发挥效益及投资项目投资回收等的完整过程。所以投资活动是一个独特的经济过程。
  投资是国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企业扩大规模、扩大生产能力、实现规模经营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
  经典例题: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可以采用外延和内涵两种方式。内涵方式是通过( )来实现生产能力的扩大。
  A.增加资本的投入
  B.增加设备的投入
  C.提高资金利用率
  D.提高劳动生产率
  E.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答案】 CDE
  【答案解析】内涵方式扩大生产能力是通过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来实现的。
  (二)运输投资结构
  1.投资结构及其分类
  投资结构是指投资中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或者投资用于不同方向的比例关系。投资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是投资结构的质的表现。投资各部分的构成,即各部分在总量中的比例是投资结构的量的表现。投资结构就是投资的质和量的统一。例如,国家投资多少用于生产性项目、多少用于非生产性项目,就是一种投资结构问题。
  投资结构有多种形式,一般可分为两大类:投资来源结构和投资使用结构。
  投资来源结构,反映投资资金不同来源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如某年运输业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国家拨款、拨改贷、银行贷款、企业自筹、外资及其他投资各占多少比例。
  投资的使用结构,反映投资的不同使用方法的相互关系和它们各自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就运输业来说,投资的使用按运输方式可分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管道等投资的比例。
  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投资结构一般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结构,反过来又会影响经济结构。
  运输投资的实质是追加生产要素,形成直接或间接的运输生产能力。较长时期以来,我国运输业发展滞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这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投资结构对运输业的倾斜度不够。但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计划连续多年加大了对运输业的投资力度。
  研究投资结构的变化规律,调整投资在各产业之间的分配,建立较合理的也就是优化的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在宏观调控中亟待解决的主要课题。
  2.我国运输业投资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我国运输业投资,相对于国民经济的总投资来说,比重偏低。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运输是国家的基础产业,运输设施是国家的基础、公共设施,其投资需花费巨额资金,国家因财力有限,在短期内想完全改变运输业发展滞后的问题还是困难较大。“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只要投资政策合理,调动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运输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的。
  为了使运输业逐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可采取以下改善措施:
  (1)提高运输业投资在国民经济总投资中的比例,逐步解决其比例偏低问题。
  (2)改革投资管理体制。实行分级投资、分级建设、分级管理的投资体制。对运输建设项目,应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服务范围,以及社会所能得到的经济效益,由国家和地方分级建设、分级管理。对运输建设项目的贷款应实行低利率或贴息的扶持、优惠政策。
  (3)多渠道筹集资金。运输建设项目的资金主要应由国家和地方政府从财政中支出。应调动社会力量,采取优惠政策,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筹集资金。建立运输建设专用基金。例如机车、车辆、船舶、飞机的基本折旧提成均可作为运输建设项目的专用基金。进一步放宽政策,积极吸引外资,利用外资。总之要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多方面增加资金来源。
  (4)大力提高运输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①采用科学方法制定运输投资的长远规划,这是各种运输方式、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避免重大决策性失误。②认真调查,提高运量预测的精确度,掌握旅客和货物的流量、流向。据此确定线路、港口、机场的规模和技术标准。运输设施的规模应基本上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相适应。规模过大将造成极大的浪费,大量占用资金,使得投资回收期过长。规模小同样后果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又会形成买票难、乘车(船、机)难的局面。③项目投资应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兼顾国防需要,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④运输项目投资要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切实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论证工作。重大决策,一定要按科学态度办事,要进行充分的论证,条件不成熟、可行性差,决不可盲目决策。重大决策失误将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⑤国家对建设项目所需用地的购置和拆迁问题,应制定明确的政策法规。⑥恢复和健全各项行之有效的基本建设管理制度和办法,并在新的条件下不断充实和完善,以提高运输项目的建设质量。⑦进一步健全考核投资效益的指标体系。
  (5)建立符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需要的,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效率高的全国综合运输体系。制定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的技术政策和经济政策。
  二、运输投资决策
  (一)运输投资决策的概念
  运输投资决策是为了维持、改善和扩大运输生产能力和经营条件、提高经济效益,对资金的投向、投资项目和多个可行投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判断,最后选择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
  (二)运输投资决策应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1.宏观投资决策与微观投资决策的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投资决策或运输业的投资决策属宏观决策。宏观投资决策包括投资方针和政策、投资规模、投向和重点、投资比例等的决策。它对微观投资决策起着指导和控制作用;而微观投资决策是宏观投资决策的落实和补充,同时要服从宏观投资决策。
  2.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关系。从运输企业的投资建设的项目看,可以把新建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把更新改造视为内涵扩大再生产。要根据运输市场的客货需求、市场竞争的态势及企业的实力确定企业的规模。一般是以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在此基础上,若形成的企业规模满足不了客货需求及竞争的需要,就应该采用外延扩大再生产方式扩大企业规模。
  3.新建和续建的关系。新建运输项目要与续建运输项目保持一定的比例。既要重视增加计划期的新建项目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又要注意不断地增加后续期的生产能力,保证运输生产的均衡发展。新建项目偏多,减少续建的新增生产能力,不利于后续期的生产发展;反之,会影响计划期的生产发展。
  4.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的关系。只顾近期效益不顾远期效益,则会使企业所走的路越来越窄,没有发展的后劲;反之,只顾远期效益,不顾近期效益,会造成生产经营上的困难。运输企业应把远期效益的投资项目与近期效益的投资项目结合起来。
  5.生产性投资与非生产性投资的关系。生产性投资是对生产用固定资产如机车、车辆、运输船舶、飞机、客货运汽车、码头、车站、机场、通讯导航设备等建设项目的投资,是运输生产的基本物资条件。非生产性投资是对大量非生产用固定资产如职工福利生活设施等建设项目的投资,这是职工生活所必需。要想运输生产正常地发展,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正确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经典例题:关于运输投资决策,说法正确的是( )。
  A. 宏观投资决策对微观投资决策起着指导和控制作用,且后者要服从前者
  B. 从运输企业的投资建设项目来看,可以把更新改造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把新建视为内涵扩大再生产
  C. 新建项目偏多,减少续建的新增生产能力,会影响计划期的生产发展
  D. 运输企业应把远期效益和近期效益的投资项目结合起来
  E. 非生产性投资是对大量流动资产的投资
  【答案】 AD
  【答案解析】考查运输投资决策应正确处理的五个关系。
  三、运输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对新建、扩建或改建等建设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和财务等综合研究的方法。它是在建设前期对建设项目的考察和鉴定。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计算建设项目的相关因素,论证各种方案的经济效果,选择最优方案,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要求回答: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在经济上是否可行、是否有生命力;在财务上是否有利可图;能否筹集到全部资金;建设周期多长;需要多少物力、人力资源。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把所有与规划项目的投资效果有关的因素综合起来加以分析,对选择基建投资方案起指导作用。可行性研究又是申请贷款的先决条件。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一般步骤如下:
  (一)鉴别投资机会研究
  这是投资前期的初始阶段。投资前期研究包括投资机会的选定即投资机会研究。主要是对拟建项目投资方向提出建议,对投资的初步设想和建设作概略性分析;分析投资的必要性,根据调查资料,用少数几个综合经济指标对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作估计,将建设项目的设想变为概略的投资建议。如果此研究结论是肯定的,就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二)初步可行性研究
  它是建设项目的机会研究与详细的可行性研究的中间阶段,它要对市场和企业生产能力,投入生产的人力、物力,项目设计、土建工程、工艺和设备,项目投资费用、资金筹措、生产成本、收益率和财务分析作粗略的审查,以便确定拟建项目是否有建设的必要和发展前途。若研究的结论是肯定的,就转入下一步研究。(三)详细可行性研究
  它有时被称为最终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或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
  它是在认真调查,掌握足够资料基础上,对拟建项目进行技术经济的系统分析。对拟建项目的选址、合理生产规模、生产方法、原材料来源、投资额、还本付息年限和方式、生产成本和收益提出分析和建议,为投资项目的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和经济依据,并作为编制设计任务书和开展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依据。

  基础知识>>2013《中级经济基础》基础讲义应试指南章节习题

  专题推荐:2013经济师考试备考专题准考证打印专题2003-2012中级经济师真题 热点文章

  网校辅导:为帮助考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能较好地掌握2013年经济师考试内容,233网校提供了2013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冲刺班、习题班等课程!免费试听>>

加入考试交流群获取更多福利

学习资料、活动优惠享不停

点击添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免费资源

收藏

分享

顶部
课程 0元畅享 题库 资料包 客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