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网校 教师资格证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与答案:幼儿保教知识-完整

来源: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8-11-04 11:17:00 字号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在11月3日举行,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更新。我们一起对答案,在线估分>>| 真题视频解析>>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小班同一个“娃之家”中,常常出现许多“妈妈在烧饭,每位幼儿都感到很满足”。这反映小班幼儿游戏行为特点是()

A.喜欢模仿

B.喜欢合作

C.协调能力差

D.角色意识弱

答案:A

解析:小班幼儿游戏方式是以平行游戏居多,体现了小班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

2、下列针对幼儿个体差异教育观点,哪种不妥()

A.应关注和尊重幼儿不同学习方式和认知风格

B.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学习与探索

C.应确保每位幼儿在同一时间达成同样目标

D.应对有特殊需要幼儿给予特别关注

有特殊需要幼儿给予特别关注

答案:C

解析:幼儿个别差异是指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与教学情境下,在性别、智力、认知方式及性格等方面的差别。“幼儿在同一时间达到同一目标”违背了尊重幼儿个别差原则。

3、为保护幼儿脊柱,成人应该()

A.推荐幼儿用双肩背包

B.鼓励幼儿睡硬床

C.组织幼儿从高处往水泥地上跳

D.要求幼儿长时间抬头挺胸站立

答案:B

解析:幼儿骨骼发育还没有定型,睡硬床利于幼儿骨骼定型。

4、幼儿园教师应该是()

A.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

B.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C.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传授者和控制者

D.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决策者和传授者

答案:B

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5、婴儿出生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其微笑。这种微笑称为()

A.生理性微笑

B.自然微笑

C.社会性微笑

D.本能微笑

答案:C

解析:5周以后,人的出现,包括人脸、人声最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属于社会性微笑,

6、教师在重阳节组织幼儿到敬老院探访老人,这反映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什么原则()

A.兴趣性

B.时代性

C.生活性

D.发展性

答案:C

解析:幼儿园教育内容来源于生活,题干体现了幼儿园教育内容的生活性原则。

7、下列说法中属于蒙台梭利教育观点的是()

A.注重感官教育

B.注重集体教学作用

C.重视实物使用

D.通过游戏使自由与纪律相协调

答案:A

解析:蒙台梭利注重感官教育。

8、教育过程中,教师评价幼儿适宜做法是()

A.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幼儿

B.根据一次测评结果评价幼儿

C.用标准化工具测评评价幼儿

D.根据日常观察所获信息评价幼儿

答案:D

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日常活动和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评价,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9、下列表述中,与大班幼儿实物概念发展水平最接近的是()

A.理解本质特征

B.理解功能性特征

C.理解表面特征

D.理解熟悉特征

答案:B

解析:幼儿晚期:功用型;幼儿开始初步掌握某一事物较为本质的特征,如功用的特征或若干特征的总和。

10、小班幼儿观察植物时,下列哪条目标最符合他们的发展水平()

A.能感知到周围植物的多种多样

B.会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过程

C.能察觉到植物外形特征与生存环境的反应关系

D.能发现不同种类植物之间差异

答案:A

解析:《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3-4岁小班幼儿的教育目标是: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请依据皮亚杰的理论,简述2-4岁儿童思维逻辑特点。(15分)

答案: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他把幼儿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2-4岁儿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2-7岁)中的象征思维阶段(2-4岁)。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2-4岁儿童思维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或称象征性功能。

(2)幼儿的思维在此阶段还没有真正普遍化,没有形成一般化的概念。

(3)此阶段幼儿不掌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常常运用“转导推理”。

(4)象征思维是“中心化”的思维,或称为“自我中心思维”。此阶段儿童在一个时间只能考虑到事物的一种特征,不能同时照顾两种特征。不能依据事物的客观联系和关系来解决问题,只凭自己的个别经验、个体意义的象征或所谓“信号物”进行思考。

12、简述幼儿园美育的意义。(15分)

答案:(1)对幼儿个体发展的意义

①美育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儿的心灵,使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产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②美育帮助幼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实现着内在的认识活动、情感和外在表现活动的统一。

③美育通过艺术活动,帮助幼儿借助形象化的方式认识世界,弥补了用语言和判断推理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不足之处,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左右半球的均衡发展。

(2)对社会的意义

①美育是培养人的精神面貌的总体系中的一部分,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与对美的追求常常是统一在一起的,美育是建立一个文明、美好的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

②对幼儿实施美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就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了基础,因此,幼儿美育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

13、什么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2分)试述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意义和方法。(18分)

答案:(1)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指的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基本能力,确保幼儿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与要求。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卫生常规、行为习惯常规、学习活动常规等。

(2)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意义:

①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里的幼儿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有些幼儿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作息没有规律,而幼儿园则是按照幼儿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做出符合科学的合理安排。因此幼儿生活在其中,能逐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时间观念和有组织、有条理的办事能力,并逐步适应幼园的环境。如:喝水要排队、上厕所不推挤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习在集体中生活。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为满足幼儿目身需要进行的,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以适应集体生活,可以促进幼儿在自身需要和客观要求的交互作用下,逐步获得适应幼儿园环境的能力并且不断学习在集体中生活的方法。

③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维持班级的秩序。

幼儿能够通过遵守一日生活中的常规而逐渐培养自律能力,同时有助于班級秩序得以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游戏活动和教育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④一日生活常规能够增强幼儿的安全感,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在有规律的环境里生活才会感到安全,合理的常规有助于为孩子创造了一种有序的、和谐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在心情愉快的情境中自然的形成一种符合其身心发展水平的规则意识和规范行为,同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方法有:

①榜样示范法;②渗透教育法;③评价激励法;④成果欣赏法;⑤图示观察法;⑤游戏练习法;⑦家园共育法。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4、材料

4岁的石头在班上朋友不多,一次,他看见林琳一个人在玩,就冲上去紧紧地抱住林琳。林琳感到不舒服,一把推开石头。石头踩脚大喊:“我是想和你做眀友的啊!”

问题:

(1)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石头在班里朋友不多的原因。(10分)

答案:该材料主要体现中班幼儿石头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的特点,其同伴交往类型主要是被拒绝型。材料中石头有主动交往意愿,但是缺乏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影响其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①幼儿自身的特征

首先,性别、长相、年龄等生理因素和姓名影响着幼儿被同伴选择和接纳的程度。其次,幼儿的气质、情感、能力、性格等个性、情感特征影响着他们对同伴的态度和交往中的行为特征。材料中石头其年龄特征为活泼好动、易冲动、喜欢交往,四岁的石头正处于中班,喜欢从事结伙和合作的游戏与活动,但是其交往的技能技巧欠缺,影响了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材料中石头其气质类型倾向于胆汁质,精力旺盛,好冲动,做事情不善于先进行一定的思考;不同性别的儿童交往方式也是不同的,石头是男孩子,而材料中的林琳有可能是女孩子,则其交往的手段、方法都有一定的差异,石头的行为更加的直接、豪放,林琳相对来说比较文静、内敛,对于这样的交往方式难以接受。

②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材料中的林琳独自玩游戏,说明林琳处于独自游戏阶段,而石头交往中并没有掌握社会性交往的技巧,直接“抱住”林琳,这样的举止会使得林琳出现反感、不舒服的现象,因此推开了石头。

(2)教师应如何帮助石头改善朋友不多的现状?(10分)

答案:帮助儿童建立良好同伴关系,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①教会儿童合作,增强儿童的自信感

对于那些因为有攻击性行为而遭到同伴拒绝的儿童,教师需要教他们如何用积极的方式解决冲突;而对于那些害羞和孤僻的儿童,可以引导他们与更小的儿童提前活动,从而增强其交往的信心,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②教会儿童游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

一些不会游戏或对参与游戏缺乏方法的儿童,在游戏中学到被同伴群体接受的必要的社交技能,并能在游戏中改善与其他儿童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交往的技能。

③教会儿童接纳,融洽儿童的同伴关系

帮助被忽略型儿童和被拒绝型儿童积极和适当地对待同伴的参与,接纳他人的加入。

④教会儿童表达,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

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应当注意引导幼儿,例如说话礼貌,对同伴表示同意和赞赏,微笑、拥抱、轮流做事(玩)共享一些东西,以及互相帮助等。

15、材料 教师在户外投放一些“拱桥”(见图1),希望幼儿通过走“拱桥”提高平衡能力。但是,有幼儿却将他们翻过来,玩起了“运病人”游戏(见图2)他们有的拖、有的推、有的抢、、、、、、玩的不亦乐乎。对此,两位教师反应不同。A教师认为应立即劝阻,并引导幼儿走“拱桥”;B教师认为不应阻止,应支持幼儿新玩法。

考后关注: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

通关必看:即将考试,考前救命大法教你短时间快速通关点击查看>>

  • 滚烫备考季
  • 历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下载
  • 教资面试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233网校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QQ群:570557407学霸集结,互动交流

一键加群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课程 0元畅享 题库 资料包 客服咨询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