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网校 教师资格证

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精髓:知觉

来源: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学习笔记 2019-05-21 14:26:00 字号
免费注册233网校会员,领取教师资格证备考新人大礼包!点击注册>>

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精髓:知觉

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并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的制约。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1)联系。一方面,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另一方面,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2)区别。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的生理因素影响,而且依赖于人的过去经验,受人的心理特点制约;知觉与词联系在一起。可见,知觉比感觉复杂。

3.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

(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即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在时间知觉中,听、视、触等感官都参加,并起不同的作用。

(3)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运动对象的速度。物体运动太慢,或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距离太小,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做连续的位移,由此引发的知觉就是真动知觉。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有:

①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例如,给被试呈现两条直线,一条水平,一条垂直或两条互相平行,当时距为60ms左右时,人们就会看到从一条直线向另一条直线的运动。

②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发运动。

例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可是,由于浮云的运动,使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

③自主运动。在暗室里,如果你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就是自主运动现象。

④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

4.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指个体觉察到社会性事物的刺激,从而表现出自己的对应性态度或者是行为,是我们试图了解和理解其他人的过程。

(1)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新官上任三把火”。

(2)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3)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月晕效应”,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估其所有的特点。比如“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

(4)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专指人类对于某些特定类型人、事、物的一种概括的看法。

(5)投射效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5.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对象则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

 

比如,老师讲课时要求学生注意黑板上的挂图,挂图就成为学生的知觉对象,而黑板上的板书就成为背景。后者是由人们不同的需要、兴趣、经验和当时的心理状态等引起。如,让具有不同爱好、不同经验的人进教室,会各有不同的知觉对象。爱种花的人会知觉盆景,擅长书法的人会注意墙上的条幅,搞宣传的人会把墙报、黑板报作为知觉对象。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人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叫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不是各部分的机械堆砌,对一个事物的知觉取决于它的关键性的强的部分,非关键性的弱的部分一般被掩蔽。如一首歌,无论是男高音唱,还是女高音唱,是童声唱,还是老人唱,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同一首歌;一旦改变其旋律或歌词,就会成为另一首歌。再如,对三角形的认识,其关键部分就是有三条边构成三个角,其他都不影响对三角形的知觉。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例如:一个人在台上讲话,下面有人端坐桌旁听讲的情境,很容易被知觉为他们正在“上课”,这是因为人们有这方面的经验。

对知觉对象理解情况与知觉者的知识经验直接有关。例如,对一张X光片,不懂医学知识的人,是无法从中得到具体信息的,而放射科医师就能从x光片中看出身体某部分的病变情况。如当学生第一次遇到要他计算一个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的面积时,往往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若此时教师在图形上添上几根辅助线,学生即刻会转忧为喜,高兴地说:“我会了,我会了,这不是几个几何图形的联合体吗!”这种新的知觉模式的建立,使学生有关求几何图形面积的原有知识派上了用场。

(4)知觉的恒常性

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时,虽然该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等)受环境情况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是对它的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性,知觉的这种特征,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例如:从不同距离看同一个人,由于距离的改变,看一个人的大小是有差别的,但我们认为大小没有改变,仍然依其实际大小来知觉他。远处的雷声和火车的鸣笛声,其音强未必高于近处的敲门声,可我们总觉得雷声或火车笛声较大。这就是声音的恒常性。

下载233网校APP,免费获取教师资格证高频考点电子书!

book.png

小编推荐: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汇总

通关方案:告别盲目备考,名师为你讲解各科核心考点,点击进入>>

  • 历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下载
  • 教资面试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233网校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课程 0元畅享 题库 资料包 客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