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网校 法律职业资格

法考(司法考试)宪法历年真题答案(9.9)

来源:233网校 2021-09-09 10:05:27 字号

1、我国《立法法》明确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关于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一22题)

A、该条文中两处“法律”均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B、宪法只能通过法律和行政法规等下位法才能发挥它的约束力

C、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只是针对最高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而言的

D、维护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需要完善相应的宪法审查或者监督制度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中的“法律”通常指法的一般特征,即具有一般性、规范性、抽象性、强制性等。“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中的“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据此,A项错误。宪法也可以直接实施,故B项错误。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既针对立法,也针对行政和司法,故C项错误。维护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需要对违宪行为进行制裁,故需要完善相应的宪法审查或者监督制度,故D项正确。

临考推荐>>考前必背几页纸下载 | 考前试题全真机考模拟| 高频考点电子书阅读

扫码领取

2、下列哪一个法律文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2008年卷一13题)

A、《重大信条十九条》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1)《钦定宪法大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B项正确。(2)《重大信条十九条》,这是清朝政府最后一部宪法性文件。(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围性质的宪法性文件。(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5)《中华民国约法》又称“袁记约法”,它从根本上动摇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民主共和制度政体,确立了大总统集权制。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3、宪法的制定是指制宪主体按照一定程序创制宪法的活动。关于宪法的制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5年卷一20题)

A、制宪权和修宪权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根源性的国家权力

B、人民可以通过对宪法草案发表意见来参与制宪的过程

C、宪法的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D、1954年《宪法》通过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公布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修宪权是依据制宪权而产生的权力形态。制宪权与修宪权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力。故A项“制宪权和修宪权是具有相同性质的……国家权力”说法。人民是制宪主体。人民可以直接参与制宪过程,比如通过对宪法草案发表意见来参与制宪的过程,故B项对。宪法的通过人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有的国家甚至规定要通过全体投票、全民公决的方式批准。C项仅考虑我国宪法制定实践,不全面.故错误。1954年《宪法》通过后,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形式公布。故D项错误。

4、最高法院印发的《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规定:“裁判文书不得引用宪法……作为裁判依据,但其体现的原则和精神可以在说理部分予以阐述。”关于该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7年卷一22题)

A、裁判文书中不得出现宪法条文

B、当事人不得援引宪法作为主张的依据

C、宪法对裁判文书不具有约束力

D、法院不得直接适用宪法对案件作出判决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裁判文书中可以出现宪法条文,以便在裁判文书的说理部分对该条体现的原则和精神进行阐述,故A项错误。宪法所体现的原则和精神是可以写在裁判文书的说理部分,因此当事人可以援引宪法作为主张的依据,故B项错误。我国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当然对裁判文书具有约束力,故C项错误。法院审理案件应当援引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条文作为依据,宪法条文不得直接作为法院审案的依据,故D项正确。

5、关于我国1982年《宪法》的结构,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年卷一12题)

A、这部宪法只有正文

B、这部宪法由序言和正文构成

C、这部宪法由序言、正文和附则构成

D、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规定在这部宪法的附则中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我国宪法典的结构由“序言”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没有“附则”;正文包括“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部分。B项正确,A、C、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2021年法考报考信息查询

2021年法考报名时间及入口

0元免费领《法考历年真题集》纸质真题

法考临考班新上线:核心考点串讲+真题实战演练,2021不留遗憾!点击查看>>

扫码加法考学霸君ks233wx19好友进微信备考群,与志同道合考友相约取证。

企业微信二维码.png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233网校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课程 0元畅享 题库 资料包 客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