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公路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案例分析题一[2013年真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某山区高速公路K10+000~K24+080段的施工。工期为当年3月初至10月底,其中K12+800K13+200段紧邻一山区河流,该地区4、5、6月为多雨季节。土方挖运主要采用自备挖掘机施工,有50000m3弃土需运至指定弃土场,平均运距为3km。
合同中约定,只有钢材、水泥可调价,并采用调值公式法调整价格。钢材在投标函投标总报价中占30%,水泥占15%。6月份钢材价格较基准日期上涨30%,当月承包人完成的工程量金额为463万元。该项目主要工作信息摘录见表1-1。
施工单位编制的时标网络计划如图1-1所示。
施工中,由于业主原因,导致G停工20d。
【问题】
1.按最早开始时间补充绘制时标网络图中虚框内的图形(将虚框内的内容复制在答题卡上作答),并写出关键线路和工期。
2.若按计划执行,施工中每天最多需要多少台挖掘机?如果施工单位只配置了4台,并且保证全部投人使用,写出C连续作业的工作安排。
3.计算6月份调价后的工程款。
4.为保证4、5、6月的施工安全,应在季节性安全措施中考虑防范哪些安全风险?
5.写出G工作的总时差,计算因业主原因导致的工期拖延天数。
6.对于土方挖运施工,除挖掘机外,还需配置哪些主要施工机械?
【解题方略】
1.本题考查的是时标网络图的绘制以及关键线路的选择及工期的计算。本题时标网络图的完善较为简单,结合利用背景资料的相关信息即可。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能在图上直接显示出各项工作的开始与完成时间、工作的自由时差及关键线路。根据确定的关键线路即可轻松得知总工期。
2.本题考查的是机械设备配置的计算。因为C、D重叠,按计划需要4+2=6台挖掘机。
3.本题考查的是调值公式法计算合同价款。用调值公式P=Po(ao+a1A/Ao+a2B/Bo+a3C/Co+……)分别带入即可。调值公式需要考生牢记。
4.本题考查的是雨期施工应考虑的风险。本问中,问4、5、6月的施工风险,考生应第一时间想到雨期施工的相关知识。
5.本题考查的是总时差的确定。总时差(TFi-j),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工作i-j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问。
6.本题考查的是土方施工主要施工机械的配置。对于土方开挖工程,选择的机械与设备主要有:推土机、铲运机、挖掘机、装载机和自卸汽车等。
【参考答案】
1.完整的时标网络图如图1-2所示。
关键线路为:①→②→③→⑤→⑥→⑦→⑩→⑪→⑫→⑬→⑮和①→②→③→⑤→⑥→⑦→⑩→⑪→⑫→⑬→⑮。或用A→D→E→H→I→K→M→P和A→D→E→H→I→K→M→N表示。
总工期为220d。
2.若按计划执行,施工中每天最多需要6台挖掘机。
C连续作业的工作安排:C工作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进度,前10d与D工作平行施工,每天用两台挖掘机;从第51天开始,C工作用4台设备工作L5d。
3.6月调价后的工程款=463×(40%+30%+30%×130%/100%)=504.67万元。
4.4、5、6月雨期施工应考虑防范洪水、泥石流、路堑塌方、施工便道冲毁、机械设备防护等。
5.G工作的总时差应为10d。
因业主的原因导致的工期拖延天数=20-10=10d。
6.对于土方开挖工程,选择的机械与设备主要有:推土机、铲运机、挖掘机、装载机和自卸汽车等。除挖掘机外,还应配置推土机、装载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等。
案例分析题二[2012年真题]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合同价4000万元,合同工期270d。合同条款约定:(1)工程预付款为合同价的10%,开工当月一次性支付;(2)工程预付款扣回时间及比例:自工程款(含工程预付款)支付至合同价款的60%的当月起,分两个月平均扣回;(3)工程进度款按月支付;(4)工程质量保证金按月进度款的5%扣留;(5)钢材、水泥、沥青按调值公式法调价,权重系数分别为0.2、0.1、0.1,其中钢材基期价格指数为100。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向监理提交了如图1-3所示的进度计划,并得到监理批准。
前6个月(即1-6月份)每月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2。
前6个月(即1~6月份)每月完成的工作量表1-2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实际完成工作量(万元) | 100 | 200 | 350 | 600 | 800 | 800 |
6月份钢材的现行价格指数为110,其余材料价格无变化。
施工过程中,在第三个月末检查时发现:E工作延误20d,C工作延误10d,F工作按计划进行,G工作提前10d。为满足业主坚持按合同工期完工的要求,在不改变网络计划逻辑关系的条件下,施工单位根据表1-3条件按经济性原则进行了计划调整。
可压缩天数及费率表1-3
工作 |
| B | E | H | K | Q |
|
可压缩天数 |
|
| 0 | 10 | 2() |
|
|
费率(万元/d) |
| 0.1 | 0.2 | 0.3 | 0.4 | 1.0 |
在G工作进行到一半左右,出现了合同中未标明的硬质岩石,导致施工困难。施工单位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并通知了监理。因处理硬质岩石导致增加费用20万元、G工作延误20d,对此,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了工期及费用索赔。
【问题】
1.按网络图图例方式,列出⑤、⑥、⑦三个节点的节点时间参数。指出网络图中的关键线路。确定计划工期。
2.列式计算本工程预付款及其起扣点金额。工程预付款在哪两个月扣回?每月扣多少万元?
3.列式计算4月份及5月份的工程进度支付款。
4.列式计算6月份的调价款。
5.针对3月末进度检查结果,评价工程进度,并分析确定调整计划的最经济方案。
6.针对G工作中出现硬质岩石的处理,分别指出施工单位提出的工期及费用索赔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解题方略】
1.本题考查的是关键线路与计划工期的确定。
(1)按节点计算法,节点最早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依次进行。
网络计划起点节点,如未规定最早时间时,其值等于零。即起点节点①的最早时间ET1=0。
其他节点的最早时间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ETj=max{ETi+Di-j}
依次计算出节点⑤、⑥、⑦的最早时间分别为110、130、110。
节点最迟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进行。网络计划终点节点的最迟时间等于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即:1T13=270。
其他节点的最迟时间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1Ti=min{1Tj-Di-j}
依次计算出节点⑤、⑥、⑦的最迟时问分别为120、130、120。
(2)在双代号网络计划和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路线是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
(3)计划工期是根据要求工期和计算工期所确定的作为实施目标的工期,用Tp表示。未规定要求工期时,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计算工期等于其终点节点所代表的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2.本题考查的是工程预付款及其起扣点的计算。
(1)本题关于预付款及起扣点的计算考核的较为简单,根据背景资料所给条件简单的相乘即可。
(2)按月支付至5月份的工程款部分,考生应格外注意此处应含预付款。
3.本题考查的是工程款的支付。本题要充分考虑到“工程质量保证金按月进度款的5%扣留”。
4.本题考查的是因钢材价格变动引起的调价款的计算。本题要充分考虑到“钢材、水泥、沥青按调值公式法调价,权重系数分别为0.2、0.1、0.1”。
5.本题考查的是工程进度及调整计划的最经济方案。调整工作的选择条件分析应充分考虑在不改变逻辑关系的条件下,选择有压缩余地且费率最小的工作进行压缩最为经济。调整方案应按费率由小到大进行压缩。
6.本题考查的是工期索赔与费用索赔。关于工期索赔应首先考虑是否超出本工作的总时差。抓住“合同中未标明的硬质岩石”是回答费用索赔的关键。
【参考答案】
1.节点时间参数:
关键线路:A→B→E→H→K→Q。
或:①→②→③→⑥→⑧→12→13。
计划工期:270d。
2.工程预付款:4000×10%=400万元
工程预付款起扣点:4000×60%=2400万元
按月支付至5月份的工程款(含预付款)累计2450万元。从5月份开始扣工程预付款,在5、6两个月扣200万元。
3.4月份支付工程款:600×(1-5%)=570万元
5月份支付工程款:800×(1-5%)-200万元=560万元
4.6月份因钢材价格变动引起的调价款:
800×10.6+(0.2×110/0.1+0.1)-1]=800×0.02=16万元。
5.施工单位的最经济的调整方案分析确定如下:
(1)第三个月末进度评价见表1-4:
第三个月末进度评价表1-4
工作 | 延误 | TF | 误期 |
E | 20 | O | 20 |
C | 10 | 10 | 0 |
F | O | 20 | 20 |
G | -10 | 10 | -10 |
可见,由于E工作的20d延误将导致工期拖延20d。
(2)调整工作的选择条件分析:
未按合同工期完成,需调整后续工作计划,在不改变逻辑关系条件下,选择有压缩余地且费率最小的工作进行压缩最为经济。
(3)调整方案:按费率由小到大进行压缩。
压缩E工作5d,增加费用5×0.2=1万元
压缩H工作L0d,增加费用10×0.3=3万元
压缩K工作5d,增加费用5×0.4=2万元
合计压缩20d,增加费用6万元。
6.施工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不合理。
理由:G工作的20d延误并未超出G工作此时的总时差(20d)不影响工期。
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索赔合理。
理由:G工作进行中出现合同中未标明的硬质岩石,增大了施工难度,属于“不利物质条件”。
更多一级建造师模拟试题、一级建造师历年真题请关注233网校一级建造师考试网(m.233.com/jz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