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网校 教师公开招聘

教师招聘到底考什么?怎样复习才能事半功倍?

来源:233网校 2018年1月25日 字号

在大众的印象中,考教师很容易,只有考个教师资格证,人人都能考教师编制,人人都适合当老师。现实是,如今教师招聘报考门槛渐增,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顺利入编,首先要了解以下几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一、提前了解教招考试内容及题型

从考试形式来看,各地不同考试之前略有差异,总体分析可以看出,笔试考试内容主要大致分为两个情况:(1)统考:统考笔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教育理论知识”;(2)非统考:公共基础知识+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综合知识(教育基础知识)。题型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等;有些地区考试中还会有主观题,比如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等。

二、解决备考问题,从而一步上岗

考试都有重点,只要将考试重点掌握了,考试自然能顺利通过。很多考生会出现知识点记不住,或背完很快就遗忘的现象,尤其是对一些细小琐碎的知识点,比如教育学中国内外著名教育学家的名字、及其对应的教育思想和著作背诵起来非常麻烦,又容易混淆。针对这一问题,解决方法如下:

1.谐音替换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而且知识点之间可以通过谐音进行联想,使之相关,把所属的知识点变成整体进行记忆。例如,中国第一个颁布的学制是壬寅学制;,第一个实施的近代学制是癸卯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可同校的学制是壬子癸丑学制;以美国为蓝本,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是壬戌学制。这些都是我们教育学经常考到的有关学制的知识点,我们就能把每个学制中最具代表性的的一个字替换成它的谐音,进而赋予新的意义进行记忆。即:人(壬)颁布,鬼(癸)实施,(丑)男女,(美)长戌。这样记忆起来就郎朗上口且不易忘记。

2.比较记忆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类似的知识点。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很多“之父”越是这种相似度大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我们越要下功夫,把他们总结在一起,相互比对着记忆,加强效果。我们可以利用表格,把这些知识点组织在一起,让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一目了然。

3.缩减编歌诀记忆法。这种方法是将实际材料中的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性的字,然后将这些字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联系起来,串联成自己熟悉的事物。例如,教育学中教学原则共有八个,分别是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量力性原则。我们把这八个原则中,依次找出关键词,然后把它们联系起来,组成一句我们能够理解的话,即“直启公寻找一英里以外的狐狸”。

以上是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方法,备考时间已经不多,大家赶紧行动起来吧!!!

2021教招笔试+面试30小时高效突破方案>>
学习推荐 去看看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233网校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教师公开招聘题库(11759试题) 233网校客户端
  • 模拟试题9437试题

  • 章节练习277试题

  • 离线做题不连网,流畅做题

    省流量
  • 历年真题2063试题

一键安装做题累计下载用户:365万+

QQ群:112099046学霸集结,互动交流

一键加群

相关推荐

233网校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 233网校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112099046
点击进入
课程 领免费课 题库 资料包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