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四川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临考提分题三

一、判断题
1.社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自古就有。( )
2.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
3.教育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所以应优先发展经济,后发展教育。( )
4.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教好学科知识,因此只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就能当好教师。( )
5.孔子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认为知识的获得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 )
6.“终身教育”是指人人终身接受学校教育。( )
7.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缺点是根据学科组织教材,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 )
8.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
9.布卢姆提岀学习一门学科就是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
10.课程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
11.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要求学生必须参加。( )
12.针对学生的求异心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越多样越好。( )
13.田老师在的时候,学生都很听话;田老师一走开,班级纪律就涣散。田老师可能采用的领导方式是放任型。( )
14.德育培养良好的思維习惯,智育是培养细节的行为习惯。( )
15.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一般分为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三个阶段,其中应用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
16.从“自律”到“他律”是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普通规律。( )
17.学习定势可以促进同类或相似课题的学习与迁移,但在某些条件下可能干扰需要具备灵性功能的学习。( )
18.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是指2-7岁。( )
19.奖励对人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要远大于惩罚,这就意味着惩罚是无效的。( )
20.擅长书法的人容易学会绘画,会弹电子琴的人也易学会弹钢琴,这是技能学习的正迁移。( )
21.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总是一致的。( )
22.学生的问题行为会妨碍课堂教学,景响学生自己和他人的正常学习,教师应积极避开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避免与学生产生冲突。( )
23.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滩准备状态是品德。( )
24.学生是受教育者,所以学生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
25.学生的考试分数属于学生的隐私,学校有权拒绝学生监护人了解分数的要求。( )
26.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依法执教。( )
27.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与灵魂。( )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233网校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