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货币和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它们在货币政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基础货币:
定义:基础货币(也称为高能货币)是指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总量,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作用:基础货币是整个货币供给的基础。中央银行通过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例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入或卖出政府债券来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基础货币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
定义: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按照法律规定必须存放在中央银行的一定比例的存款。这部分存款不能用于放贷或其他用途,而是作为应对客户提现需求的准备金。
作用: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控制商业银行信贷能力和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减少商业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反之,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会增加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增加货币供应量。
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
基础货币: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基础货币的数量来影响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和货币供应量,从而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基础货币的变化会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放大,对整个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从而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一种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影响货币市场和经济活动。
通过基础货币和存款准备金的调控,中央银行可以有效地实施货币政策,确保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热点推荐>>【银从备考资料下载】【新手指南】【银从知识库】【干货笔记】
考点集训>>【60s高频考点速记】【高频知识点打卡】【答题闯关赢奖品】
疯狂刷题>>【233网校APP下载】【历年真题在线刷】【模拟摸考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