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银行经营环境(10%)
2.1 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一般包括四个,即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目标分别通过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和国际收支等指标来衡量。
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经常项目包括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如运输、旅游等)和单方面转移(如汇款、捐赠等),是最具综合性的对外贸易的指标。资本项目如直接投资、政府和银行的借款及企业信贷等。
贸易收支(也就是通常的进出口额)是国际收支中最主要的部分。
经济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2.1.2 经济结构
一般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技术结构、消费投资结构等。
2.2 金融环境
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交易的场所,具有货币资金融通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风险分散与风险管理功能、经济调节功能和定价功能。
按金融工具的期限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我国货币市场主要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和票据市场。资本市场主要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从1984 年同业拆借市场开始的。1996 年1 月, 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形成。
1990 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正式形成。
1994 年4 月,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建立,并逐渐成为境内金融机构进行外汇交易的主要市场。
直接融资工具包括政府、企业发行的国库券、企业债券、商业票据、公司股票等。
间接融资工具包括银行债券、银行承兑汇票、可转让大额存单、人寿保险单等。
按投资者所拥有的权利划分,金融工具可分为债权工具(债券)、股权工具(股票)和混合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
按金融工具的职能划分,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于投资和筹资的工具,如股票、债券等;第二类是用于支付、便于商品流通的金融工具,主要指各种票据;第三类是用于保值、投机等目的的工具,如期权、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六大类。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被称为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基础货币,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
超额存款准备金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反之亦然。
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是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的作用机制是: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市场利率相应上升,社会对货币的需求相应减少,整个社会的投资支出减少,经济增速放慢,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即期利率(现汇汇率)是指无息债券当前的到期收益率,远期利率是未来的即期利率。
升水是表示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贵,贴水则表示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便宜,平价表示两者相等。
汇率政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选择相应的汇率制度,二是确定适当的汇率水平,三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选择汇率制度是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
补充考点:
1、 金融市场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是融通货币资金。
2、 从支出角度看。GDP由消费、投资、净出口构成。消费包括私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
3、 经济形势变化的先行指标是批发物价指数。
4、 我国债券市场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
5、 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
6、 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汇率升高表示本国货币贬值;
7、 间接标价法又叫应收标价法,汇率升高表示本国货币升值。
8、 货币市场具有偿还期短、流动性强、风险小的特点。
9、 基础货币由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的现金、金融机构库存现金构成。
10、 一般所说的货币供应量是M2,M1是现实购买力,M2与M1之间的差被称为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
11、 窗口指导的主要特征是限制贷款增减额。
12、 私人购房包含在固定资本形成中,不包含在私人消费中。
13、 投资组合可以分散非系统性风险。
14、 黄金市场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监管主体均为中国人民银行。
15、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失业人数+从业人数)。
233网校编辑建议:
相关专题: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备考冲刺专题
老师课程:为了帮助考生全面系统的备考,233网校开设有银行从业资格考试V班、精讲班、冲刺班、习题班,针对考试不同需要,有侧重点、分阶段的对学员进行辅导。有效结合历年考试特点,预测考试方向,梳理各章重要考点,分析考点出题形式,讲解答题思路,传授应试技巧。点击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