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33网校教研团队精密的数据分析与挖掘,我们已锁定《管理》考试中的“高频致命25问”,并针对这25个高频问题,精心打造了通俗易懂的解析,力求让每一位考生都能迅速掌握核心要点,一旦在考场上遇到,便是直接给分的信号!
【资料免费下载】【试题/真题在线刷】【0元领注安好课】【训练营免费带学】
注安《管理》高频问题(25问)
高频问题1、海因里希法则的应用
机械事故中,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 : 29 : 300 。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 330 起意外事件,有 300 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 件造成人员轻伤, 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事故金字塔展示了事故的层级关系,严重事故位于塔尖,未遂事故和轻微事故构成塔基。通过减少未遂事故和轻微事故,可以有效防止严重事故的发生。这个通过历年真题的考察,可以考察计算或者概念的理解。
1、计算的考法:我们通过辨识题干给的某一事件数去计算要求的另一个事件数,计算的话用一元一次方程。例如:比如已知有2起重伤事件,求有多少起轻伤事件就是:1/29=2/X,则X=58。注意这里不要被题干的伤亡人数误导,海因里希是相关事件的一个比较。注意:是事件数的比!这里注意考试可能会与GB6441的轻伤与重伤判定结合考察,(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重伤指相当于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死亡或永久性全失能伤害定 6000日)
2、概念理解的考察:海因里希法则提醒我们,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数字仅仅表达了一种概率关系,并不意味着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就一定会发生1起重伤或死亡、29起轻伤。
高频问题2、GB6441关于20类事故类型的判别。
关于20类事故判别重点关注以下几类,真题出题基本上是在教材原文中的包括与不包括的特殊情况做文章,这个地方不用钻牛角尖分析一些特别复杂的情况,真题考察都是围绕教材里的原文进行的。
【物体打击】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
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机械伤害】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
、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
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 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 物体打击等。
【触电】包括: 雷击伤亡事故。
【淹溺】包括: 高处坠落淹溺。
不包括:矿山、 井下透水淹溺。
【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
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高处坠落】指因人体所具有的危险重力势能引起的伤害事故。适用于在脚手架、平台、陡壁等高于地面的施工作业场合;同时也适用因地面作业踏空失足坠入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情况。
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坍塌】包括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
不包括: 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
高频问题3、关于事故统计的几个高频问题。
1、失踪人员到底计不计入事故伤亡人员去判定事故等级?
回答:根据《安全监管总局印发关于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中有关问题规定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13〕115号文件第三条的内容:
第三条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按照死亡人数、重伤人数(含急性工业中毒,下同)、直接经济损失三者中最高级别确定事故等级。
因事故造成的失踪人员,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后(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事故发生之日起7日后),按照死亡人员进行统计,并重新确定事故等级。
根据文件内容,可以清楚的看到因事故造成的失踪人员,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后(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事故发生之日起7日后)是按照死亡人员进行统计,并重新确定事故等级的。这里的意思就是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在这个时间节点后,如果有失踪的人员则按照死亡人员进行统计,并根据伤亡人数的变化重新确定事故等级。
2、安全生产事故中的直接经济损失判定有没有下限?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调查制度》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且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00万元(不含)的事故,暂不纳入统计。
3、较大涉险事故的划分标准?有没有一般涉险和重大涉险?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较大涉险事故是指:
(一)涉险10人以上的事故;
(二)造成3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
(三)紧急疏散人员500人以上的事故;
(四)因生产安全事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人员密集场所、生活水源、农田、河流、水库、湖泊等)的事故;
(五)危及重要场所和设施安全(电站、重要水利设施、危化品库、油气站和车站、码头、港口、机场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等)的事故;
(六)其他较大涉险事故。
没有一般或者重大涉险的说法,较大涉险事故是《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中一个独立的说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其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高频问题4、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的理解
1、对采空区气体进行连续监测为什么属于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的的屏蔽措施?
采空区是指地下煤矿开采后留下的空间,这些空间内可能会聚集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等。这些气体的浓度如果超过一定的安全阈值,可能会引发爆炸或中毒事故,对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通过连续监测采空区内的气体浓度,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例如,当监测到甲烷浓度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时,可以启动通风设备,增加空气流通,降低气体浓度。所以也属于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中的屏蔽措施中的提高防护标准。
2、安全接地和静电消除器不是一样的原理吗?
注意安全接地和静电消除器的区分,安全接地的目的是防止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或人员接触带电部分导致的电击事故,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其他导电部分接地,可以建立一个低阻抗的电流回流路径,使电流在设备内部流动而不是通过人体,从而避免或减轻电击的危害。
而静电消除器则是当静电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发生静电放电,产生火花,进而引发火灾或爆炸等事故。静电消除器通过中和物体表面的电荷,防止了静电能量的意外释放,从而避免了可能的事故。
常考的6大屏蔽措施。
①限制能量(限制量值):即限制危险物质本身的量值,使其保持在安全的范围内。例如安全电压。
②防止能量蓄积(不增加能量,防止能量积聚):即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将大量积聚的能量进行泄放,防止能量积聚失控。
例如通过接地消除静电蓄积,利用避雷针放电保护重要设施等。
③控制能量释放。(不让能量释放)即利用相关措施对可能释放的能量进行控制,限制其释放。
例如建立水闸墙防止高势能地下水突然涌出。高势能地下水具有潜在的能量,如果突然涌出,可能会带来危险,如洪水、地质破坏等。通过建立水闸墙,可以有效地限制和控制这些能量的释放,从而防止或减轻可能的危害。
④延缓释放能量(使能量慢放)即通过控制能量的释放速率,使其缓慢释放,从而降低单位时间内释放的能量,减轻能量对人体的作用。例如,采用安全阀、逸出阀控制高压气体,或用各种减震装置吸收冲击能量等。
⑤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避免意外情况下能量的积聚和突然释放)即可以通过设置特定的通道或路径,使能量在控制下释放,从而避免对人员或设备造成伤害。
例如,安全接地可以防止触电,抽放煤体内瓦斯可以防止瓦斯蓄积爆炸等。(注意安全接地和静电消除器的区分,安全接地的目的是防止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或人员接触带电部分导致的电击事故,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其他导电部分接地,可以建立一个低阻抗的电流回流路径,使电流在设备内部流动而不是通过人体,从而避免或减轻电击的危害。而静电消除器则是当静电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发生静电放电,产生火花,进而引发火灾或爆炸等事故。静电消除器通过中和物体表面的电荷,防止了静电能量的意外释放,从而避免了可能的事故。)
⑥设置屏蔽设施(防接触)即在能量释放的路径上设置屏障或防护装置,以防止人员或设备直接接触到释放的能量。
例如,安全围栏、个体防护用品和防护罩等。
高频问题5、安全原理的理解
1、强制原理及原则的监督原则是指企业内部的监督还是监管部门的监督?
监督原则其实包含两个部分的监督,外部是来自政府监管部门监督监察,内部是来自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监督管理。两者都是符合监督原则的。
2、动力原则和激励原则的区别。
【动力原则】是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如: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 物质动力:工资
▶ 精神动力:运动员为国争光(爱国主义),集体荣誉
▶ 信息动力:科学家追求探索知识边界
【激励原则】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剌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绩效奖惩
【两者的区别】
动力原则关注的是为员工提供一个持续的、基础的动力系统,确保他们在工作中保持长期较为积极的态度和高效的表现。动力原则更多应用于组织的整体管理和长期规划,比如薪酬体系。
激励原则关注的是通过具体的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和创造力,以达到短期或特定目标的实现。激励原则则更多应用于具体项目或任务的管理,如绩效考核、奖励制度、表彰活动等。
……
未完!!!
由于篇幅过长,大家可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完整版文档⬇⬇
注安考试备考时间不足两百天,一群"备考清醒者"却悄悄掌握了提分核武器——他们把教材撕成碎片,用一些爆款教辅和资料重构知识体系,在通勤路上、午休间隙完成逆袭。当别人还在啃书时,他们早已用"精准化学习"让每个考点自动生长成肌肉记忆……
🔥注安精讲课程配套资料上线啦!
李天宇、安勇、唐忍、赵春晓、王培山等老师亲编~
压缩教材上千页考点,精准锁定核心要点!
⬇⬇下方扫码,立即获取⬇⬇
233网校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视频培训课,直播录播双授课+私教小灶课+1v1领学督学,在你忘了学习时提醒你,在你学习疲倦时鼓励你,在你遇到问题时指导你,时时刻刻将你的学习固定在“高速赛道”上,顺利到达彼岸。课程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