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德育》章节习题:品德心理与发展

来源:233网校 2015年9月27日

第一章 品德心理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A.意向
B.态度
C.品德
D.个性
2.构成品德结构的四个心理成分是(   )。
A.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道德行为
B.道德认识、道德动机、道德志向、道德行为
C.道德认识、道德动机、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D.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3.(   )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4.“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动机
D.道德意志
5.一位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还是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其(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6.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指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8.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9.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品德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们属于品德的(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A.道德情感异常
B.道德行为不良
C.道德意志薄弱
D.道德认识缺乏
11.(   )是道德意志的第一阶段。
A.决心
B.信心
C.恒心
D.细心
12.衡量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标志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3.(2014年真题)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4.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   )。
A.道德动机
B.道德评价
C.道德行为习惯
D.积极的道德情感
15.(   )发表了《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把儿童道德的发展划分为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A.皮亚杰
B.马卡连柯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16.皮亚杰认为,(   )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A.2岁
B.5岁
C.10岁
D.12岁
17.张强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由此判断,他进入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18.小华做事时能遵守规则,同时具有同情心、怜悯心,这说明他的道德发展到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19.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道德的方法是(   )。
A.情境故事法
B.道德两难故事法
C.对偶故事法
D.示范榜样法
20.(   )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A.布鲁纳
B.皮亚杰
C.柯尔伯格
D.弗洛伊德
21.(2013年真题)小菁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小娜提醒小菁学校规定课堂上不能玩手机,可小菁不听。为此,小娜认为小菁不是好学生。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娜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一阶段?(   )
A.惩罚与服从
B.相对功利
C.遵守法规
D.道德伦理
22.按照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后习俗道德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   )。
A.相对功利定向阶段
B.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C.遵守法规定向阶段
D.普遍伦理定向阶段
23.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的儿童主要是考虑社会或成人对“好孩子”的期望与要求,并力求达到这一标准。
A.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B.相对功利定向阶段
C.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D.遵守法规定向阶段
24.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   )水平。
A.前习俗
B.中习俗
C.习俗
D.后习俗
25.(2012年真题)方雨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该修改。根据柯尔伯格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   )阶段。
A.惩罚与服从
B.社会契约
C.维护权威或秩序
D.普遍伦理
26.(   )是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
A.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B.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C.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D.普遍伦理定向阶段
27.下列不属于中学生品德发展基本特征的是(   )。
A.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B.自我意识增强
C.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D.初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28.研究表明,(   )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年级
B.初二年级
C.初三年级
D.高一年级
29.(   )在学生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A.家庭
B.学校教育
C.社会因素
D.同伴群体
30.(   )不属于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内部因素。
A.同伴群体
B.认知失调
C.态度定式
D.受教育程度
31.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弗洛伊德
B.费斯汀格
C.桑戴克
D.韦纳
32.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称为(   )。
A.认知失调
B.道德认知
C.品德
D.态度定式
33.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是(   )。
A.从众
B.服从
C.依从
D.认同
34.(2012年真题)学生能理解并接受他人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同时将这些特点纳入自己价值体系,说明品德发展达到(   )。
A.服从阶段
B.依从阶段
C.认同阶段
D.内化阶段
35.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36.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形成于(   )阶段。
A.依从
B.服从
C.认同
D.内化
37.根据(   )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榜样的观察可以改变学生的行为,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
A.斯金纳
B.班杜拉
C.布鲁纳
D.桑戴克
38.(   )是指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A.有效说服
B.榜样示范
C.群体约定
D.价值辨析
39.(2014年真题)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是(   )。
A.有效说服
B.树立榜样
C.群体约定
D.价值辨析
40.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需要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   )。
A.选择阶段
B.批判阶段
C.赞赏阶段
D.行动阶段

展开加载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要报考及时推送,阅读更流畅

(责任编辑:233网校)
相关推荐
精品课程新用户送600元大礼包

2018年教师资格考试辅导精讲班【统考版】

课程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