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高频考点速记4.1学科知识

来源:233网校 2014年8月4日

233网校整理了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知识考点,帮助广大考生了解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及出题方向。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一次通关攻略,立即查看>>

第四章 学科知识

名师视频讲解 本节考点出题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考查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要求考生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小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领域所涵盖的核心知识及其关联,能够针对小学生综合学习的要求,适当整合小学有关学科内容,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如果你感觉整本书都是考点,可能你需要一套网校课程,让名师帮你划重点!如果你感觉教材学不完,知识考点记不住,多半是没找对学习方法。233网校推出多层次多种辅导方案,高效通关从选课报名开始。去选课>>

第一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高频考点提要
  1.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2.小学语文课程的总目标;3.小学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
  高频考点速记
  一、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page]  二、小学语文课程的总目标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 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page]  三、小学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
  •第一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 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 500个左右,其中1 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 000个左右,其中2 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展开加载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要报考及时推送,阅读更流畅

(责任编辑:233网校)
相关推荐
精品课程新用户送600元大礼包

2018年教师资格考试辅导精讲班【统考版】

课程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