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网校 教师资格证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卷及答案三——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来源:中学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 2016-08-20 00:00:00 字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是学生整理的文学常识笔记,有误的一项是(  )。

  A.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B.收录神话的作品集有:《山海经》《淮南子》《列子》《世说新语》

  C.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D.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2.教师讲授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汉语语言现象中的变调问题,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正确发音,以下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理想

  B.转眼

  C.体贴

  D.涂改

  3.学习完《爱莲说》后,学生觉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发人深省,于是要求教师再为其推荐几句具有深刻哲理的句子,以下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D.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4.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欲信大义于天下”中“信”用法相同的句子.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B.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呋丽(《邹忌讽齐王纳谏》)

  C.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

  D.发问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5.教师教学杜甫《蜀相》一诗时,为讲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的对偶手法,举出了其他作品中的诗句例子。以下作品中没有适合用作示例诗句的一项是(  )。

  A.《过故人庄》(孟浩然)

  B.《使至塞上》(王维)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D.《岳阳楼记》(范仲淹)

  6.导读莫里哀《悭吝人》后,教师给学生推荐同样揭示资本主义畸形扭曲金钱观对人性戕害的作品,以引导学生认识这类小说的社会意义。下列不适合推荐的是(  )。

  A.司汤达《红与黑》

  B.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C.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D.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7.学习《杨修之死》,教师为了增进学生对曹操的认识,举例与之有关的故事情节辅助教学,下列举例不合适的是(  )。

  A.煮酒论英雄

  B.官渡之战

  C.刮骨疗伤

  D.望梅止渴

  8.八年级上册教材后设置了“课外古诗词背诵”部分,其中包括《长歌行》《野望》《早寒江上有怀》等共10首诗歌。从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来看,这属于语文教科书的(  )。

  A.知识系统

  B.助读系统

  C.范文系统

  D.练习系统

  9.阅读教师在执教《桃花源记》时的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师:初一下学期,我们曾学过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我们一起读一遍。

  (投影显示《饮酒》诗,学生齐读)同学们读得很整齐,声音洪亮。谁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生1:表达了陶渊明对农村生活的喜爱。

  生2: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

  师:说得很好。陶渊明的这种志趣,在他的许多诗作中都有所体现。不仅如此,在《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陶渊明更是具体地勾画出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走近陶渊明。

  师:请同学们推荐两位同学,一位同学帮老师把课题、作者写在黑板上。(学生推荐,一位学生上台板书)再推荐一位同学把课文读一遍,其他同学看着大屏幕,听他读得怎么样。(学生推荐,一位学生配乐读书。投影显示课文及图片)

  师:这位同学已经写好了课题、作者,字写得很漂亮、很工整,谢谢你。读书的同学果然不负众望,课文读得很流畅,声音也很清脆。你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3:有一个字他读错了。“此中人语云”的“语(yu)”读成“语(yu)”了。

  师:你听得很仔细。

  生4:“夹岸数百步”的“夹(jia)”,他读成“夹(jia)”了。

  师:到底应该怎么读?(学生争论)查一查字典。

  生4:是我读错了,应读成“jiia”。

  师:这个字也是多音字,“夹袄”的“夹”就应读作“jia”。

  对上述教学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教师以陶渊明的《饮酒》导入新课,新旧知识练习,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B.教师用学生推荐的形式让学生书写和朗读,说明课堂上要完全听从学生的意愿

  C.教师随文教授字词的读音,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D.教师对学生的书写、朗读做出恰当的、适时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10.在学习到《醉翁亭记》中的“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句话时,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道:“老师,我觉得欧阳修这句话不正确,欧阳修怎么知道禽鸟是乐的还是悲的呢?”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向学生讲明?(  )

  A.你们要结合当时作者的心情,去揣摩作者的情感,再仔细好好感悟感悟。

  B.好,既然存在问题就要弄明白,同学们可以先去搜集一些有关欧阳修的资料,了解一下社会背景,然后你们再来告诉我这个问题的答案。

  C.怎么不可能呢.同学们可以试着把自己想象成那只小鸟——在树林里自由自在的飞翔,难道会不快乐吗?

  D.同学们,我们一直在强调“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欧阳修和众人娱情山水得以排遣抑郁,心情是快乐的,那么他看到的一切景物都会是快乐的!

  11.在学习《伤仲永》时,教师设计了一道练习题:“试分析一个天才孩童最终变得连平凡人都不及的原因”。对这一练习的设计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意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B.意在指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C.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深入探究

  D.再现文章的语言艺术.体现文章的语言美

  12.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按要求答题。

  一堂作文课上,教师深情地导入:“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中,无论是按公历还是按农历算,都有许多传统节日,而遇到佳节,你也许会回忆起许多美好的往事,也许会特别思念某个人,也许想起游玩过的迷人风景,也许想买个精致的玩具饰品,也许有许多话要向谁诉说……”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有的学生想起中秋节时,全家边尝月饼边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情景;有的学生想起“五一节”在公园游玩,一位救落水儿童的不知名的叔叔;有的学生想起“重阳节”时妈妈给奶奶选贺卡;有的学生想起“六一节”时爸爸给自己送的礼物:有的学生想起“十一”长假到外地游玩时的迷人风景……至此,教师提出作文要求:将你在那个日子里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题目自拟,体裁自定,字数不限。学生“沙沙沙”地挥笔直抒,在一节课时间里,多数同学轻松地完成了习作,而且写人、写事、写景、状物.有书信,有诗歌,均精彩纷呈,各有千秋。

  对上述教学案例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教师精心创设的导入,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宽广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B.组织作文教学时。教师将习作所涉及的范围适当拓宽,降低了运用知识的难度,学生能够多方面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进行写作

  C.这样的写作练习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便于再现学生储藏于大脑中的知识和经历.记忆的大门一旦打开,写出好的作文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D.写作练习时不应该对字数文体等加以限制,适当拓宽写作要求,其实就是扩大了学生完成习作的自由度,这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3.阅读《黔之驴》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师:大家一定记得有这样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这首小诗为身在南国的人们描绘了一幅绝美的雪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另一篇比较著名的文章《黔之驴》,看看作者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和启示。

  (课文讲解部分略)

  师: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分为六个层次,请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师:刚才大家都在认真思考,下面我们看下你们总结的对不对(出示幻灯片答案),请大家将答案记下来。

  师:虎开始为什么害怕驴?

  生:因为一开始以为它很厉害。

  师:虎后来为什么吃掉驴?

  生:因为虎看出驴的本领不过如此。

  师:既然驴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用一个成语表示是什么?

  生:黔驴技穷。

  师:“黔驴技穷”多用于贬义,借指仅有的一点本领也用完了。请几位同学给这个成语造句。

  生:小明夸大海口说他会修理电视。等到他家的电视真的坏了,他黔驴技穷,束手无策。

  师:造得非常好,希望大家都能学一点真本事,硬功夫,千万不要被人说黔驴技穷哦。

  关于上述教学片段,下面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引入了学生熟悉的作者诗词,自然流畅地导入新课,点燃了学生学习新课文的热情

  B.通过提问层层深入,启发学生认识“黔驴技穷”的本质,为学习该成语做好铺垫

  C.学习完成以后及时引导学生通过造句进一步巩固,课堂讲解和练习结合紧密

  D.教师最后的玩笑有点跑题,没有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14.阅读综合性学习“古诗词漫步”教学步骤的设计,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A】分专题收集诗歌,分别搜集以“春”“夏”“秋”“花”“雪”“月”为主题的诗词,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个专题.组内每人搜集一首本组所选专题的诗词并做阅读笔记。

  【B】第一阶段.总结交流。小组内交流讨论.形成组内意见,而后完成对本专题诗词的小结以及本次活动的总结.之后在全班组织一次以小组为单位的诗歌交流专题会。

  【C】第二阶段,仿写创作。能力中等的同学模仿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诗歌,写一首本专题的小诗;能力较强的同学根据自己的感受,结合对生活的观察。创作一首本专题的小诗。组内交流评价推出几首佳作编成班级诗集。

  【D】学生以朗诵比赛的形式交流展示自己欣赏的作品,也可以朗诵自己创作的诗词作品。朗诵他人作品的要求:首先介绍一下这首诗词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创作动机,然后介绍一下这位诗人的风格。朗诵之后再谈谈自己的体会。朗诵自己作品的要求:首先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创作的动机。朗诵后再自评作品的闪光点和不足。听的同学要为勇于展示的同学提出评价意见。

  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

  A.教师为学生规定几个主题,然后分组,是结合了诗歌主题丰富的特点,防止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内容太宽泛,杂乱,难以顺利展开

  B.教师设计讨论的环节是让学生在扩展诗歌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诗歌内涵的感性认识

  C.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水平有限,加之中国古代诗歌的博大精深,所以教师在这一阶段,设计让学生创作仿写诗歌是不合理的

  D.教师设计朗诵环节,并给出了两套朗诵方案,是从学情出发,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这更能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对学习诗歌的兴趣

  15.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教师布置了以下作业:①文中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你的童年时光里,一定也有记忆深刻的场景,或雪地嬉戏,或田间追逐,试着写约200字的小散文,注意准确选用动词。②三五人自愿建立小组,把作者在三味书屋的经历编成约10分钟的小短剧,下节课进行演出,要求不看台词、适当想象、含有情节、表演生动。根据个人兴趣,选做其中一题。

  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是(  )。

  A.给学生的作业量过大,对基础差的学生是有形压力

  B.体现出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C.第二题具有综合性,能考查学生的理解、表达、想象等能力

  D.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营造了民主的学习氛围

  试题推荐>>10套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 模拟试题

  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

  • 历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下载
  • 教资面试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课程 0元畅享 题库 资料包 客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