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网校 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理论:第六章教学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

来源:233网校 2007-08-08 09:30:00 字号
  
第六章教学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

  [要求]
  1.识记教学、智力、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班级授课制、课的类型和结构等概念。
  2.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基本环节的内容。
  3.能运用教学过程的规律、教学原则解释说明有关教学实践的具体问题。

  (一)教学概述

  l.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教学的作用与地位
  (1)教学的作用: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教学的地位:
  ①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②以教学为主,要求在时间上大部分用于教学;在内容上以学书本知识为主;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③以教学为主,并非教学惟一。
  4.教学的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课程与教材

  1.课程的意义
  课程是计划化的学习经验,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科以及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课程涉及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它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2.课程内容
  (1)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
  (2)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
  (3)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3.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1)课程计划
  ①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②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课程设置,课程开设顺序,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③制定课程计划的原则:教学为主,全面安排;互相衔接,相对完整;突出重点,注意联系;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2)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①学科课程标准: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一船包括说明、正文两部分。
  ②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可以是印刷品(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补充读物、图表等),也可以是声像制品(包括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
  ③编写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
  ④教科书的编排形式。

  (三)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规律

  1.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感知教材;
  (3)理解教材;
  (4)巩固知识;
  (5)运用知识。

加入考试交流群获取更多福利

学习资料、活动优惠享不停

点击添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免费资源

收藏

分享

顶部
课程 0元畅享 题库 资料包 客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