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撰写及成果应用
1、基本原则:标题与内容相呼应、资料完整性和逻辑性、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结合、风格朴实积极
2、基本结构:包括主题、项目背景、需求评估(问题表现及基于文献或实证研究的原因分析)、项目目标、工作模式、实务内容、服务效果、讨论和建议、附录、参考文献等部分。其中,工作模式及此前部分与项目方案书大致接近。
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
1、督导前期
督导前期是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建立关系的基础期,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任务是相互熟悉。
2、开展期
开展期的重要任务是建立互相信任和双方同意的督导形式,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确定
3、工作期
工作期是督导历程的最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督导者要与被督导者分享实践经验与感受,解疑释惑,指导工作,促进其发展,支持被督导者做好服务。
4、终结期
督导历程结束时,督导者应总结督导过程中各个阶段所讨论过的事情,并综述被督导者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回顾被督导者的长处和弱点,帮助被督导者更加清醒地把握自我,加强自我改进。
督导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
(一)督导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①保障服务机构的正常运行
②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
③促进社会工作者成长
④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
(二)督导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1)协助志愿者认清和肯定志愿服务的价值,提供并维持其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兴趣、热情和团队士气。
(2)协助志愿者了解组织和机构的功能,使其遵守机构工作程序和相关纪律规定。
(3)评估志愿者的工作效果,提出改善的建议。
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
1、含义:获得政府、社会和公众信任的能力。
2、展现:财务交代、政治交代、专业交代。
3、评估: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运作、服务和活动与组织使命和宗旨保持一致、财务与信息的透明化、规范的治理结构。
社会服务机构要通过适当的治理结构来保证机构的主要管理者不会损害公众的利益。理事会是社会服务机构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社会服务机构有必要对机构的治理情况作出说明。
了解各类组织的运作情况、分析组织间的关系
(一)了解各类组织的运作情况
1、了解组织内部运作的因素
2、既要了解其正式(外显)的模式,更要注意观察其非正式(内隐)模式
(1)正式(外显)模式:明文规定、有组织、目标、结构的运作模式;
(2)非正式(内隐)模式:通过工作气氛和行事风格而体现出的组织文化属于非正式(内隐)模式的要素。
3、了解组织内部有影响力、关键人士及主要成员。
(二)分析组织间关系
1、交换关系;
2、权力依赖关系;
3、授权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