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社区
(一)进入之前的准备
1.了解自己所任职的机构
2.了解机构分工和自己的工作内容
3.认识同事
(二)进入社区的方式
1.积极参与社区重要活动
2.主办社区活动
3.积极介入社区事务
4.经常出现在居民之中
5.报道社区活动
社区活动策划的技巧
(1)活动策划过程。
①掌握活动的基本目标:服务对象的特点、组织的目的、问题的解决、提升居民意识。
②衡量服务对象的特点、需要、兴趣。
③符合机构的宗旨、赞助团体的期望。
④评估本身拥有的资源以及可以动员的资源。
⑤制订初步计划:订立具体目标、确定服务对象、设计活动形式、制订活动进度表。
⑥评估可行性。
⑦确立详细计划。
⑧预期困难及解决方法。
(2)方案计划书的要素。
一份方案计划书通常应具备以下要素:方案名称、缘起与依据、宗旨与目的、举办单位、实施时间、实施地点、工作人员、服务对象、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预算经费、预期效果、预案。
问卷调查
(1)问卷类型
①自填问卷:在收集资料时由被调查者填写问卷。
②访问问卷:在收集资料时由访问员向被调查者提问并记录其回答,适合于被调查文化水平不高、调查问题较复杂的情况,由参与者自行填答。
(2)问卷结构
①标题:标题即问卷名称,标题位于问卷的第一行居中位置,让被调查者准确理解调查内容和目的。
②封面信:封面信是研究者致被调查者的短信,旨在说明研究者身份、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对象选择方法、保密原则,并且要素明确,语言精练。
③指导语:指导语主要说明问题细节及回答要求,有不同形式。研究者应该根据研究目标、问卷特性等予以综合考虑。
④问卷和答案:问题是问卷的核心所在,有态度、行为和状态三种类型。态度说明对某个议题的看法;行为代表实际行动。状况;状态涉及人口社会特征、个人经历及其他信息。根据答案特征,问卷又可以采用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⑤编码:编码就是给每个问题及答案予以,某个字母或数字作为其代码。
⑥其他:问卷还包括问卷编号、被访人联系电话、访问员签名、访问时间、结束感谢语等。
(3)问卷设计
①原则:问卷要有信度与效度和考虑研究目的或研究类型
②步骤:进行探索性工作、设计问卷初稿、使用和修改、定稿和印刷
③问题和答案是问卷设计的核心:关注问题特性、注意语言表达、数量时间适当、问题按序排列
④问卷和答案的设计需要注意多方面细节
(4)评价
优点:问卷采用匿名访问,有利于获得真实信息;收集较多人资料利于中和个别人的极端回答;收集数据的内容、时间、各市基本统一,从而资料处理相对容易便于比较分析;在同一时段访问众多对象则节省不少资源。
缺点:问卷调查要求调查员有较好的素质,在大规模研究中难达到;问卷调查要求被研究者有一定文化,对地域、职业等有一定要求;某些类型问卷调查中调查员无法当面知道和记录,填答质量可能难以保证。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
(2)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缴费办法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办法是:基本医疗保险费出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
(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规定
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构成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
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划入个人账户。
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
②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范围。
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要划定各自的支付范围,分别核算,不得互相挤占。
要确定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10% 左右,最高支付限额原则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
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
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①在筹资标准方面
②在资金使用方面
③在服务管理方面
(1)专业助人活动—社会工作的第一个特点;
(2)专业价值—服务时遵循的理念、指导思想和伦理;
(3)专业方法—形成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方法;
(4)注重实践—有目的的参与/介入社会生活的活动;
(5)互动合作—与服务对象合作、共同面对困难;
(6)多方协同—负责问题需要多个部门或其他工作人员配合。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类型。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观点。认为人只有满足了基本的低级需要后才会产生高级需要,最占优势的需要将支配一个人的行为。
(一)教育小组
主要目标是帮助成员学习新的知识与技巧。通常是由专家介绍知识和技巧,采用结构式的小组过程,小组成员分享感受并获得相关知识与技能。通常是指心理治疗小组。心理治疗小组对工作者的专业能力要求比较高,侧重于协助成员改变问题行为或生理、心理、社会创伤后的治疗。在心理治疗小组中,工作者被视为专家、权威,他们与成员一起诊断问题,制定治疗目标。例如:为染上毒瘾的青少年而设立的小组、对施虐者的治疗小组、抑郁病人小组等。
出题情况:
本考点每年均考核1 道单选题,主要是以案例形式考核小组工作的类型。考生要重点理解不同小组的内涵,区分教育小组是帮组员更新或掌握知识、方法的;支持小组是协助组员分享经验;成长小组是帮助组员自我认识和探索并挖掘组员潜能;治疗小组是针对行为问题组员的治疗。
认识社区
任务:对社区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分析的重点是社区基本情况分析,社区问题和社区需要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社区的地理环境
社区内的人口状况
社区内的资源
社区内的权力结构
社区的文化特色
(二)社区问题分析
1.描述问题(客观事实;主观感知和觉察)
2.界定问题
3.明确问题的范围(大小、严重程度)
4.问题的起源和动力(行动)
(三)社区需要分析
1.规范性需求(专家权威)
2.感觉性需求(期望表述)
3.表达性需求(行动表达)
4.比较性需求(基于比较)
1、老年人获得家庭赡养与抚养的权利
(1)家庭赡养。赡养内容包括:①护理②照料③安排住房④耕种承包地⑤精神慰藉⑥瞻养协议
(2)抚养与监护。老年人与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由兄、姐抚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姐有扶养义务。
(3)不得侵犯老年人婚姻自由、继承权等合法权益。不得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权;不得侵犯老年人对个人财产享有的权利;不得侵犯老年人继承权和接受赠与的权利。
2、老年人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1)社会保险,国家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国家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
(2)护理保障,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给予护理补贴。
(3)社会救助,国家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基本生活、医疗、居住或者其他救助。
(4)社会福利,国家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增加老年人的社会福利。
(5)社会扶养,老年人可以与集体经济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养老机构等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或者其他扶助协议。
3、老年人获得社会服务的权利
(1)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
(2)依法兴办养老机构。
(3)健全养老服务相关制度。
(4)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
(5)加强老年医疗卫生服务。
(6)发展老龄产业。
4、老年人获得社会优待的权利
(1)社会服务优待
(2)法律服务优待
(3)医疗服务优待
(4)公共服务优待
5、获得宜居环境的权利
(1)制定宜居环境建设标准。
(2)推动宜居社区建设。
6、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
(1)老年人可以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2)老年人有权提出老年人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鼓励老年人自愿和量力从事社会活动。
(4)老年人参加劳动的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
(5)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
7、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方式
(1)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以及居民委员会应当反映老年人的要求,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老年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