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期与期货定价(一)
【答案】A
【解析】在持有成本理论模型假设条件下,期货价格形式如下:F = S+W-R。其中,F表示期货价格;S表示现货价格;W表示持有成本;R表示持有收益。持有成本包括购买基础资产所占用资金的利息成本、持有基础资产所花费的储存费用、保险费用等。持有收益,指基础资产给其持有者带来的收益,如股票红利、实物商品的便利收益等。
【单选-2】在持有成本理论模型假设下,若F表示期货价格,S表示现货价格,W表示持有成本,R表示持有收益,那么期货价格可表示为( )。
A.F = S + W - R
B.F = S + W + R
C.F = S - W - R
D.F = S - W + R

习题精练
【单选-1】若国债期货市场价格低于其理论价格,不考虑交易成本,宜选择的套利策略是( )。
A.买入国债现货和期货
B.买入国债现货,卖出国债期货
C.卖出国债现货和期货
D.卖出国债现货,买入国债期货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期货价格形式如下:
F=S+W-R
F表示期货价格,S表示现货价格,W表示持有成本,R表示 持有收益。
持有成本:包括购买标的资产所占用资金的利息成本、持有标的资产所花费的储存费用、保险费用等。
持有收益:标的资产给其持有者带来的收益,如股票红利、实物商品的便利收益等。
该模型的基本假设:
(1)借贷利率(无风险利率)相同且维持不变;
(2)无信用风险,即无远期合约的违约风险及期货合约的保证金结算风险;
(3)无税收和交易成本;
(4)基础资产可以无限分割;
(5)基础资产卖空无限制;
(6)期货和现货头寸均持有至期货合约到期日。
(二)持有成本理论
持有成本理论认为,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差(持有成本)由三部分组成:融资利息、 仓储费用和持有收益。
该理论以商品持有(仓储)为中心,分析期货市场的机制,论证期货交易对供求关系产生的积极影响,并逐渐运用到对金融期货的定价上来。
? 无套利原则
? 持有成本理论
如果市场价格与理论价格不一致,市场一定存在套利机会,直至公式左右相等为止:

在到期日T,不论标的资产价格如何,资产组合A中的合约交割,获得1单位标的资产,该结果和组合产品B相同。
依据无套利定价思想,如果两个资产组合在期末的时候价值一定相等,那么它们在期初的价值也应该相等,否则就存在套利机会。


(一)无套利原则
投资者希望在T时刻获得1单位资产。为达到该投资目标,可采用两种资产组合方式:
? 资产组合A:通过远期合约,持有远期价格为F0的1单位标的资产多头头寸,同时将额度为F0e-rT的资金按照无风险利率r贷出(在T时刻将收回F0);该组合可以在期末时以F0的现金买入资产,到期时组合价值为ST。
? 资产组合B:购买1单位标的资产S0,持有至T时刻,组合到期价值为ST。
金融衍生品定价的基本原理是无套利原则,即有效的金融市场中不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
根据无套利原则,如果两种金融资产未来任意时点的现金流完全相同(称为互为复制),则当前的价格必然相同;
若两项互为复制的资产的价格存在差异,则出现套利机会,投资者可以通过“买低卖高”的方式获取无风险收益。
如果市场是有效的话,资产价格必然会因为套利行为做出相应的调整,重新回到均衡的价格状态,套利机会随之消失。
考点1:基本原理★★★?
? 无套利原则
? 持有成本理论
(三)符号
T:远期或期货合约的期限(以年计);
S0:标的资产的当前价格;
F0:远期或期货合约的当前价格;
r:按连续复利的无风险零息利率。
(二)期货合约
期货合约【Futures Contract】是约定在将来某一指定时刻以约定价格交易某一标的资产的合约。
与远期合约不同的是,期货合约交易通常是在交易所进行的。为了提高交易效率,交易所对期货合约进行了标准化。
期货合约的交易双方并不一定知道交易对手,交易所设定了一套机制来保证交易双方会履行合约承诺。
在合约到期时,远期合约多头的每单位合约收益为:
ST-K
K为合约的交割价格【Delivery Price】 , ST为资产在合约到期时(T时刻)的市场价格。
在到期时合约中的多头方必须以K价格买入价值为ST的资产。
合约在到期时,远期合约的空头的每单位合约收益为:
K-ST
【定义提要】★★★
(一)远期合约
远期合约【Forward Contract】是约定在将来某一指定时刻以约定价格交易某一资产的合约,交易的资产称为合约的标的资产。
在远期合约中,同意在将来某一时刻以约定价格买入标的资产的一方被称为持有多头寸【Long Position】,简称多头;另一方则同意在将来某一时刻以同一约定价格卖出标的资产,被称为持有空头寸【Short Position】,简称空头。
1.基本原理
2.定价分析
第一节 ?远期与期货定价

第二章 期货及衍生品定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