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一级建造师考试越来越近,备考进入关键冲刺期。在这个阶段,如何高效复习、精准把握考点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项目管理》科目,我们精心准备了2023年3月该科目的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这些真题涵盖了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解析详细透彻,让考生在练习中不断提升解题能力。想要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就赶紧利用这份真题资料进行强化训练吧,让备考之路更加顺畅!
[一建历年真题]2023年3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1、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编制工作包括:①分析项目特点和环境条件;②熟悉相关的法规和文件:③了解相关方的要求;④履行报批手续;⑤实施编制活动。正确的工作程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③②①⑤④
D.③①②⑤④
(1) 了解相关方的要求。
(2) 分析项目具体特点和环境条件。
(3) 熟悉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文件。
(4) 实施编制活动。
(5) 履行报批手续。
2、根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重点、难点分部(分项)工程等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相关专家评审,最终由()批准。
A.项目负责人
B.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C.施工单位负责人
D.项目技术负责人
【过期考点,仅做参考】 3、关于风险量、损失程度和损失发生概率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损失程度越大,损失发生概率越大
B.损失发生概率和风险量越大,损失程度越大
C.损失程度和损失发生概率越大,风险量越大
D.风险量越大,损失程度越大
(本题已过期,为保证试题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未进行修改或删除,答案仅供参考)
4、下列合同计价方式中,由承包人承担全部工作量和价格风险的是()
A.固定单价合同
B.固定总价合同
C.可调总价合同
D.变动单价合同
选项B,固定总价合同是指承包单位按其投标时建设单位接受的投标报价一笔包死工程任务的计价方式。所以承包人承担全部工程量和价格风险。
选项C,可调总价合同是指在固定总价合同的基础上, 因合同履行过程中市场价格变动、工程变更及其他工程条件变化而使工程成本增加时, 可按合同约定对合同总价进行调整的计价方式。
选项D,采用可调单价合同时,承包单位的风险相对较小。
5、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合同后,因设计变更要求承包人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以满足发包人的要求,由此增加的修改费用由()承担。
A.发包人
B.设计人
C.承包人
D.监理人
①取消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但被取消的工作不能转由发包人或其他人实施;
②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的质量或其他特性;
③改变合同工程的基线、标高、位置或尺寸;
④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的施工时间或改变已批准的施工工艺或顺序,
⑤为完成工程需要追加的额外工作。
6、根据《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示范文本)》,关于专业工程分包人责任和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负责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与同一到施工现场的其他分包人做好配合协调工作
B.已竣工分包工程未交付前,分包人应负责已完分包工程的成品保护工作
C.就分包范围内的工作,分包人根据需要可与发包人直接联系
D.分包人征得发包人的同意,可以将其承包的工程转包给他人
选项B,分包人应完成的工作包括已竣工工程未交付承包人之前,分包人应负责已完分包工程的成品保护工作,保护期间发生损坏,分包人自费予以修复;承包人要求分包人采取特殊措施保护的工程部位和相应的追加合同价款, 双方在合同专用条款内约定。
选项C,未经承包人允许,分包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与发包人或监理人发生直接工作联系,分包人不得直接致函发包人或项目监理机构,也不得直接接受发包人或监理人的指令。
7、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关于劳务分包人应承担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B.负责与监理,设计及有关部门联系,协调现场施工关系
C.负责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D.完成施工之前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的搭设
8、某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时间单位:天),工作 A3的最迟开始时间是第()天。

A.8
B.5
C.6
D.7
9、根据以下时间参数,计算A的工作总时差()

A.1
B.2
C.3
D.4
10、关于双代号网络计划总时差说法,正确的是()。
A.关键工作的总时差一定是0
B.最长线路上工作的总时差最小
C.以关键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总时差大于自由时差
D.实际持续时间和计划持续时间相同的工作,总时差为0
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是关键工作。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B选项正确
以关键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总时差大于或等于自由时差,C选项错误
11、关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绘图规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情况下,只能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
B.箭线可以从其他箭线上引出或引入
C.节点间的连线必须是实箭线
D.任何情况下,不允许出现循环回路
选项B,严禁在箭线上引入或引出箭线。
选项C,在双代号网络图中,有时存在虚箭线,虚箭线不代表实际工作,称为虚工作。
选项D,网络图中严禁出现从一个节点出发,顺箭头方向又回到原出发点的循环回路。如果出现循环回路,会造成逻辑关系混乱,使工作无法按顺序进行。
12、某项工作持续时间3天,最早开始时间是第5天,其后有两项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分别是第14天、第17天,对应的总时差分别是2天和1天,问此工作的总时差是()。
A.1天
B.2天
C.7天
D.6天
该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14天,
即该工作的总时差=最迟完成时间-最早完成时间=14-8=6天
13、某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存在的错误是( )。

A.节点编号不对
B.逻辑关系不对
C.有多个起点节点
D.有多个终点节点
14、某单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时间单位:天),则关键线路和计算工期正确的是( )。

A.关键线路为①-②-⑤-⑥,计算工期为 16 天
B.关键线路为①-③-⑤-⑥,计算工期为 16 天
C.关键线路为①-②-④-⑥,计算工期为 15 天
D.关键线路为①-③-④-⑥,计算工期为 17 天
15、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运行的核心机制是()。
A.约束机制
B.反馈机制
C.动力机制
D.持续改进机制
选项B,反馈机制。运行状态和结果的信息反馈,是对工程质量管理系统的能力和运行效果进行评价,并为及时作出处置提供决策依据。
选项C,动力机制是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核心机制。
选项D,持续改进机制。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质量责任主体之间,应用PDCA 循环原理展开质量控制。
16、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检验批质量验收由()组织。
A.项目经理
B.项目总工
C.专业监理工程师
D.总监理工程师
分项工程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应参加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验收,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应参加主体结构、节能分部工程的验收。
17、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应在验收前进行 ()。
A.破坏性试验
B.理化试验
C.见证检验
D.抽样检验
(1) 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 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真实。
(3) 有关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样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规定。
(4) 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
18、某工程使用的测量仪器未及时年检,测量时误差较大导致工程轴线偏差造成质量事故,该事故发生的原因属于()。
A.管理原因
B.人为原因
C.技术原因
D.经济原因
选项C,因技术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主要包括:结构设计计算错误;地质情况估计错误;盲目采用技术上未成熟、实际应用中未得到充分实践检验验证其可靠的新技术;采用不适宜的施工方法或工艺等引发的质量事故。
选项D,社会、经济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由于社会、经济因素及社会上存在的弊端和不良风气引起建设中的错误行为,导致出现质量事故。
19、某工程因混凝土搅拌违反规程要求导致发生质量事故,经调查,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该起质量事故的等级是()。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该等级划分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20、下列事故中,县级人民政府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是( )。
A.未造成人员伤亡的较大事故
B.造成 2 人重伤的事故
C.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
D.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500 万元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