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结构特征(二)
3. 城镇道路结构分层
道路结构自上而下包括路面结构层、路基(见图1.1-3)。

道路路面的基本结构层一般为面层、基层、垫层(有设计要求时基层下加垫层)三个主要层次。当路面各层的厚度较大时,面层可分为上(表)面层、中面层和下(底) 面层,基层分为上基层、下基层等。
面层直接承受汽车车轮的作用并直接受阳光、雨雪、冰冻等温度和湿度及其变化的作用,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抗疲劳、抗水损害能力;为保证交通安全和舒适性,面层还应有足够的抗滑能力及良好的平整度。
基层主要起承重作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扩散荷载的能力并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垫层的主要作用为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以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垫层应具有一定 的强度和良好的水稳定性。
1.1.1 道路路基结构特征
1.路基分类
根据材料不同,路基可分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路基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又分全路堑、半路堑、半山峒三种形式);半填半挖路基——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见图1.1-4)。
(a)路堤一般断面图
(b) 路堑一般断面图
(c) 半填半挖路基一般断面图
全路堑、半路堑、半山峒
2.路基填料的要求
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的细粒土,不适于做路基填料。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3.路基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1)路基既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提供基础条件,也是道路的支撑结构物,对路面的使用性能有重要影响。路基应稳定、密实、均质,对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承,即路基在环境和荷载作用下不产生不均匀变形。
(2)性能主要指标:路基整体稳定性和变形量控制。
1. 设计单位增设的200mm厚级配碎石层应设置在道路结构中的哪个层次?说明其作用。
【答案】
(1)垫层(或设置在土路基与基层之间)。
(2)作用: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或提高路面结构的水稳性和抗冻胀能力);扩散荷载,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
【解析】本题还可以以图形的形式进行考核。
案例分析
【2020年二建案例一】
背景资料:某单位承建一钢厂主干道钢筋混凝土道路工程,道路全长1.2km,红线宽46m,……
该路段地层富水,地下水位较高,设计单位在道路结构层中增设了200mm厚级配碎石层。
【问题】
1. 设计单位增设的200mm厚级配碎石层应设置在道路结构中的哪个层次?说明其作用。
排水垫层

以下路段按设计要求设置垫层:
①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或潮湿路段。
②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的路段。
③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床土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的路段。
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5%。
★ 在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结构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设置防冻垫层可以使路面结构免除或减轻冻胀和翻浆病害。

1.1.2 道路路面结构特征
1.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
1)路面结构组成
(1)垫层
垫层是介于基层和路基之间的层位,主要设置在温度和湿度状况不良的路段上,以改善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在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结构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设置防冻垫层可以使路面结构免除或减轻冻胀和翻浆病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