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美术终极压密卷(一)
2014年11月3日 / 来源:233网校评论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传统画论对于五官位置有“______”之说,眼在头高的______处。
2.“米点山水画”的开派画家是______。
3.“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是鲁迅先生对宋代______画恰如其分的评价。
4.提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是______。
5.“畅神说”是南朝画家______在他的《画山水序》中提出的。
6.中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之一是出土于湖南长沙的楚墓中的帛画《______》,属于我国战国时期的绘画作品。
7.宋瓷五大名窑是定窑、哥窑、官窑、______、钧窑。
8.文艺复兴三杰是指______、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9.欧洲浪漫主义先驱是______。
10.法国画家______以其质朴平凡的笔调深刻地表现了田间劳动者的生活面貌,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播种者》、《拾穗者》和《晚钟》等。
11.法国印象主义代表画家______开拓了表现外光的道路,色彩成了他的主要艺术表现语言,其代表作品是《印象·日出》。
12.被称为“雅典的王冠”的建筑是______。
13.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可以四面欣赏的完全立体的雕塑叫______;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的雕塑叫______。
14.墨的五色是指浓、淡、干、湿、______。
15.美术活动大致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就活动特征而言,前者更倾向于外化,后者更偏重于内化。
16.美术的双基教学是指美术的______和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标志着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著作是( )。
A.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
B.维柯的《新科学》
C.鲍姆嘉登的《美学》
D.黑格尔的《美学》
2.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 )和提高动手能力。
A.设计意识
B.审美意识
C.探究意识
D.创新意识
3.美术教学备课的主要内容是( )。
A.明确定义与把握原则
B.熟悉课标与了解学生
C.钻研教科书与确定教法
D.编写教案与设计板书
4.民国时代( )发表《以美育代宗教说》,把美育作为改造国民精神的手段。
A.王国维
B.蔡元培
C.李大钊
D.李泽厚
5.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 )。
A.《图画见闻志》
B.《林泉高致》
C.《画继》
D.《山水纯群集》
6.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兴起到隋唐以后,从作为人物画背景的地位脱出成为独立的画科。已知年代最早的一副独立的山水画作品是( )。
A.《游春图》
B.《踏歌图》
C.《西山行旅图》
D.《溪山行旅图》
7.美术创作原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由( )提出的。
A.王洽
B.张璪
C.王维
D.张彦远
8.《溪山行旅图》的画面取景方法是( )。
A.平远
B.高远
C.深远
D.幽远
9.下列不属于中国画中常用的用墨方法是( )。
A.滴墨法
B.泼墨法
C.破墨法
D.积墨法
10.中国画画科的发展是( )
A.人物画最先出现,山水画和花鸟画在后
B.山水画最先出现,花鸟画和人物画在后
C.花鸟画最先出现,山水画和人物画在后
D.花鸟画、山水画和人物画一起出现
11.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 )。
A.红、黄、蓝
B.红、绿、白
C.绿、黄、紫
D.黄、绿、白
12.下列画家中,属于野兽派绘画代表人物的是( )。
A.蒙克
B.毕加索
C.马蒂斯
D.莫奈
13.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 )。
A.毕达哥拉斯
B.爱迪生
C.托马斯·班纳特
D.博克
14.( )作品表现的内容和现实生活不同,仿佛是梦境或潜意识。如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就是这类作品,其中描绘的“妖怪”式的人物令人惊讶。
A.波普主义
B.表现主义
C.超现实主义
D.立体主义
15.节奏是指( )。
A.画面所呈现出的韵律感
B.画中的色彩表现
C.画中主题的含意
D.作品的质量
下载233网校APP,更多考试报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传统画论对于五官位置有“______”之说,眼在头高的______处。
2.“米点山水画”的开派画家是______。
3.“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是鲁迅先生对宋代______画恰如其分的评价。
4.提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是______。
5.“畅神说”是南朝画家______在他的《画山水序》中提出的。
6.中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之一是出土于湖南长沙的楚墓中的帛画《______》,属于我国战国时期的绘画作品。
7.宋瓷五大名窑是定窑、哥窑、官窑、______、钧窑。
8.文艺复兴三杰是指______、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9.欧洲浪漫主义先驱是______。
10.法国画家______以其质朴平凡的笔调深刻地表现了田间劳动者的生活面貌,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播种者》、《拾穗者》和《晚钟》等。
11.法国印象主义代表画家______开拓了表现外光的道路,色彩成了他的主要艺术表现语言,其代表作品是《印象·日出》。
12.被称为“雅典的王冠”的建筑是______。
13.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可以四面欣赏的完全立体的雕塑叫______;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的雕塑叫______。
14.墨的五色是指浓、淡、干、湿、______。
15.美术活动大致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就活动特征而言,前者更倾向于外化,后者更偏重于内化。
16.美术的双基教学是指美术的______和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标志着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著作是( )。
A.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
B.维柯的《新科学》
C.鲍姆嘉登的《美学》
D.黑格尔的《美学》
2.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 )和提高动手能力。
A.设计意识
B.审美意识
C.探究意识
D.创新意识
3.美术教学备课的主要内容是( )。
A.明确定义与把握原则
B.熟悉课标与了解学生
C.钻研教科书与确定教法
D.编写教案与设计板书
4.民国时代( )发表《以美育代宗教说》,把美育作为改造国民精神的手段。
A.王国维
B.蔡元培
C.李大钊
D.李泽厚
5.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 )。
A.《图画见闻志》
B.《林泉高致》
C.《画继》
D.《山水纯群集》
6.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兴起到隋唐以后,从作为人物画背景的地位脱出成为独立的画科。已知年代最早的一副独立的山水画作品是( )。
A.《游春图》
B.《踏歌图》
C.《西山行旅图》
D.《溪山行旅图》
7.美术创作原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由( )提出的。
A.王洽
B.张璪
C.王维
D.张彦远
8.《溪山行旅图》的画面取景方法是( )。
A.平远
B.高远
C.深远
D.幽远
9.下列不属于中国画中常用的用墨方法是( )。
A.滴墨法
B.泼墨法
C.破墨法
D.积墨法
10.中国画画科的发展是( )
A.人物画最先出现,山水画和花鸟画在后
B.山水画最先出现,花鸟画和人物画在后
C.花鸟画最先出现,山水画和人物画在后
D.花鸟画、山水画和人物画一起出现
11.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 )。
A.红、黄、蓝
B.红、绿、白
C.绿、黄、紫
D.黄、绿、白
12.下列画家中,属于野兽派绘画代表人物的是( )。
A.蒙克
B.毕加索
C.马蒂斯
D.莫奈
13.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 )。
A.毕达哥拉斯
B.爱迪生
C.托马斯·班纳特
D.博克
14.( )作品表现的内容和现实生活不同,仿佛是梦境或潜意识。如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就是这类作品,其中描绘的“妖怪”式的人物令人惊讶。
A.波普主义
B.表现主义
C.超现实主义
D.立体主义
15.节奏是指( )。
A.画面所呈现出的韵律感
B.画中的色彩表现
C.画中主题的含意
D.作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