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成考《教育理论》教育学第七章备考讲义:第5节

来源:233网校 2015年4月25日

  第五节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理论所要解决的,是教师以什么形式把学生组织起来,并以什么形式与之发生联系。是个别的、小组的,还是班级的?是固定的,还是灵活变动的?教学活动如何安排,教学时问如何规定和分配等。

  一、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或课堂教学)

  (一)班级授课制的概念

  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称作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堂;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问表对全体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时期。它是为适应普及义务教育,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要求而产生的。班级授课制萌芽于16世纪西欧一些国家,17世纪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作了系统研究和说明之后在欧洲广泛采用,不断完善。中国在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

  (二)班级授课制的意义及存在问题

  1.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

  (1)固定班级: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

  (2)按课教学:把教学活动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各部分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对完整,这每一小部分内容和教学活动就是一“课”。

  (3)固定时间: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①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一个教师可以在同一时间内面对几十个学生施教,使学生获得统一的、系统的科学知识,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②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学生生活在集体中,可以互相观摩,共同提高,相互启发,彼此帮助。

  ③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班级授课制与课堂教学并非同一概念,前者相对于个别教学、小组教学而言,后者相对于现场教学、野外实习而言。但由于具备以上优点,课堂教学经常、普遍地采用班级授课制。

  (2)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

  ①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作主。

  ②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③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

  ④教学内容和教学力‘法的灵活性有限。

  纵观古今中外对班级授课制的各种改革主张和实验,爆管各式各样,但基本上是围绕以F两条线索来展开的:第一,都是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而发的,都是从这样或那样的方面,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去克服它的局限性的;第二,都是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的三个方面:“固定班级”、“课”和“固定时间”提出异议的。

  3.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它大致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种。单一课是指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讲授新知识的课,巩固知识的课,培养技能技巧的课,检查知识、技能技巧的课。

  综合课又称混合课,是指一节课内主要完成几种教学任务的课。如既传授、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又对各方面掌握情况进行检查等等。它多用于小学和中学低年级。

  (2)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课的组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是保证教师上课正常有序的一个基本条件。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上课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组织教学应贯穿课的始终。

  2.复习过渡

  目的在于对已学过的教材进行复习巩固和加深,了解学生掌握旧知识的情况,加强新旧知识之问的联系,培养学生对学业的责任感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3.讲授新教材

  这是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新教材时,教师应按照教材的不同性质和教学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感知,并进行积极的思考。

  4.巩固新教材

  这是对一堂课所学内容进行消化、巩固所必须的。可以采取提问、复述、练习等方法。

  5.布置课外作业

  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消化所学的新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教师应明确作业的范围和具体要求。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提示。

  以上是课的基本组成部分。综合课的结构包括了以上所有的基本组成部分。无论是单一课还是综合课,教师在进行工作时,都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材的性质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等,创造性地安排课的结构。

  二、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教学、分组教学和现场教学

  (一)个别教学

  个别教学是指教师分别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中国和欧洲的古代学校主要采用这种教学形式。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程度都不相同,无固定的修业期限和上课时问,教师分别对一个或几个学生讲授不同的内容。由于无法适用资本主义发展对教育的要求,16世纪逐渐为班级授课制所取代。

  由于班级授课制不能充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个别教学仍然是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在我国,个别教学一般是通过个别指导、指定不同作业等方式进行的,既可以在课堂内实施,也可以在课外进行。

  (二)分组教学

  .这是指在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或取消年龄编班这一基础,按学生的能力、成绩分组进行教学的形式。

  分组教学大致有两类:一类称外部分组,即取消按年龄编班,改为按学生能力或某些测验成绩编班。有时跨学科进行,有时按学科进行,以学生的智力及学习成绩编班,对水平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

  另一类称内部分组,即在传统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再按学生成绩将他们分为若干小组,教师进行侧重点各不相同的教学。小组不是固定的,可以在一定时间后重新调整,以缩小学生之间的距离。分组教学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20世纪40年代受到尖锐批评,指责它虽能做到因材施教,但也产生消极影响,容易使一些学生自卑,一些学生骄傲。50年代后,由于科技、教育竞争的加剧,分组教学重新受到重视。

  (三)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是指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在有关人员的协同下通过现场的实物、过程进行而展开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它一般通过参观、实习等方式进行,广泛适用于各门学科教学。它能补充和完善课堂教学,但只能使学生了解现实的局部情况或过程,因此只是教学的辅助形式。

  现场教学的特点是:它从现场事物出发,内容和份量有时突破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范围;它在时间上也突破了一般的课时表限制;它既可以以班级也可以以小组、个人的形式进行;它除教师外、经常还需要现场实际工作人员协助共同实施。

  进行现场教学应有明确的目的,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并与实际工作者共同备好课,作好进行程序的安排,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活动。

  三、教学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是指同一个教师在同一教室的同一节课上给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学生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班级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形式保留了课堂教学的所有特点,所不同的是教师在一节课内通过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巧妙地同时安排几个年级的活动。当教师给一个年级上课时,其他年级的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进行预习、复习、练习或其他作业。前者称之为直接教学,后者叫作自动作业。

  复式教学主要在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学生教师少的农村、山区设置,便于儿童就近入学。这一组织形式对于加快普及初等教育、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促进农村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我国的国情分析,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仍将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将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特殊形式而得到重视。

  试题:2015年成考《教育理论》备考讲义汇总 模拟试题及答案

  交流:移动客户端下载(APP)  成人高考QQ群 

  网校:2015年成人高考VIP辅导班全新上线   课程免费试听!

(责任编辑:233网校)
成考题库(1000试题) 233网校客户端
  • 模拟试题1000试题

  • 章节练习1000试题

  • 离线做题不连网,流畅做题

    省流量
  • 历年真题1000试题

一键安装做题累计下载用户:365万+

QQ群:118954710学霸集结,互动交流

2017年成人高考" class="qq-btn">一键加群
相关推荐
精品课程新用户送600元大礼包

2018年成人高考考试辅导精讲班

课程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