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类型及其特点(二)
(三)固体燃烧
类型 |
特点 |
举例 |
蒸发燃烧 |
先熔融蒸发,随后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 |
硫、磷、钾、钠、蜡烛、松香、樟脑、萘 |
分解燃烧 |
先发生热解、气化反应,随后分解出的可燃性气体与氧发生燃烧反应,形成气相火焰。 |
木材、煤、塑料、橡胶 |
表面燃烧 |
在其表面由氧气和可燃物直接作用而发生无焰燃烧。又称异相燃烧。 |
木炭、焦炭、铁、铜 |
阴燃 |
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较少或逸散较快、含水分较多等条件下,发生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 |
纸张、锯末、纤维织物、胶乳橡胶 |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各种燃烧形式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有些可燃固体的燃烧往往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式。例如,在适当的外界条件下,木材、棉、麻、纸张等的燃烧会明显地存在表面燃烧、分解燃烧、阴燃等形式。
1.木制桌椅燃烧时,不会出现的燃烧方式是( )。(2018)
A.分解燃烧B.表面燃烧C.熏烟燃烧D.蒸发燃烧
【答案】 D
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是在气体的状态下进行的,称为有焰燃烧。气体、液体只会发生有焰燃烧;容易热解、升华或者融化蒸发的固体主要为有焰燃烧。而有的固体物质燃烧时则不能成为气态,只发生氧气与固体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无焰燃烧。
四、燃烧性能参数
(一)闪点
1.闪点的定义
闪点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燃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气在试验火焰作用下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2.闪点的意义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二)燃点
1.燃点的定义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物质在外部引火源作用下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2.常见可燃物的燃点
通常,用燃点作为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主要依据之一。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燃点越低,越易着火。
(三)自燃点
1.自燃点的定义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在这一温度时,物质与空气(氧)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发生燃烧。
2.常见可燃物的自燃点
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
(四)热分解温度
1. 热分解温度的定义
热分解温度是可燃固体受热发生分解的初始温度。
2. 常见可燃物的热分解温度
热分解温度是评定受热能分解的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参数之一。可燃固体的热分解温度越低,燃点也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五)氧指数
1.氧指数的定义
所谓氧指数(OI),是在规定条件下,刚好维持物质燃烧时的混合气体中最低氧含量的体积百分数。
2.常见可燃物的氧指数
氧指数越小的物质,燃烧时对氧气的需求量越小,或者说在空气中燃烧更容易,因而火灾危险性越大。